1风筝节的由来
由伍肆来:风筝节起源于中国的唐朝,公元713年,唐玄祥轮宗李隆基曾在山东蓬莱宫宜春院观看“八仙过海”风筝的放飞。宋代的《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着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情况。由于造纸述的出现,风筝改用纸糊,大大降低了费用,很快传入民间。
此后,随着国际交往,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国风筝专家所说的:“中国人民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这是举世公认的。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飞机的发明。”
扩展资料:
风筝的故乡: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腔宴轿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
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山东潍坊汉族传统手工艺珍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是出口自潍坊。
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会议总部也定在了潍坊。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筝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坊风筝节
2风筝节的起源
风筝节的起源
风筝节起源于唐朝的中国,中国的很多城市也依旧有风筝节,而其他东南亚各国也几乎都有风筝节。不过可能是历经千年的变迁吧,这些国家的风筝节都已经不在同一个季节了。这些国家的风筝节加起来的话,节日的期限几乎延续全年
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象“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
风筝是怎样发明的?有人说是我们的祖先受到风吹斗笠、树叶的启发,有人说是受帆或帐篷的启发,也有人说是受了飞鸟的启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早的风筝出现在中国,却是国际风筝界一致的公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墨翟(公元前 468-376年)居鲁山(今山东潍坊青州西南部一带)时曾“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别具匠心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后来,墨翟把制造木鹞的方法传给他的学生公输班(又称鲁般、鲁班),公输班又加以改进,用竹 为材料制成“竹鹊”,能在空中飞三日之久。公输班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把风筝用于军事。早期的风筝还被用于传远消息、测量风力等。据<<独异志>>记载,太清 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军侯景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简女献计作纸鸢藏诏于中,飞空传书,以谋援军,因风筝被敌方射下来而不果。
风筝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大约从唐代开始。公元713年,唐玄军李隆基曾在山东蓬莱宫宜春院观看“八仙过海”风筝的放飞。宋代的.<<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着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情况。由于造纸述的出现,风筝改用纸糊,大大降低了费用,很快传入民间。此后,随着国际交往,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国风筝专家所说的:“中国人民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这是举世公认的。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飞机的发明。” 时代的进步使得风筝的作用也随着发生的变化。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的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许多历史资料中都曾提到:汉将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之事。在史书中曾经记载过,公元559年,齐文宣帝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八丈(大约26米高,今残台高12米)高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纸鸱以飞”。结果,中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乘风筝滑翔成功,安然飘到城外一个叫紫陌的地方,但后来又被捕,饿死在狱中。
唐代前的风筝可能多为尺寸比较大的风筝,可以进行载人飞行,成功与否另当别论,只能推测放飞的技术已经成熟。 〈新唐书 田悦传〉又记,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将张丕被叛军田悦的军队困在临名,情况危急,张丕“急以纸为风鸢”,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高百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因而解围。到了唐代中期,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能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使得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开始使用纸张。风筝走向民间,风筝的类型也多了起来。中唐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 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有关全文详见参阅风筝诗词栏目)。其他一些诗人也在唐诗中多次写有咏风筝诗词。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风筝活动情况。
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便是一位风筝的热心倡导者。他除了自已在宫中放飞风筝外,据说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有文人的参加,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风筝已成为儿童们的普通玩具。小儿竞放风筝已成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使制作风筝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另外还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职业人”赶趁人”。在当时,许多画家也乐意取放风筝的题材入画。宋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郭忠恕的画很受人们的欢迎。
而到了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由于年代距今不是太远,有不少的文献资料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明清时期的风筝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放飞技艺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清风筝的装饰手法上也较过去丰富。风筝和各种民间工艺开始有机地结合起来。当时的年画作坊还用木版年画来印刷风筝纸,民用纸扎艺人所用的装饰手法和材料也多样化起来:有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在音响装置上也有发展,除过去的响弓外,“又以竹芦贴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气播响,曰‘鹞鞭’”,在沿海一带,还有用葫芦、白果壳做成哨子,个数、大小不一地装在风筝 上,发音雄浑,周围几里均能听到。明清时代,许多文学家、画家还以风筝为题材,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作。明代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时画了许多风筝画,并题了许多风筝画诗,据后人统计有30多首。在杨家埠和杨柳青年画中也有以放风筝为题材的。当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朋友,并认为这是件极风雅的一事。这其中以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琴最具代表。他在其作品〈南鹞北鸢考工志〉对风筝进行了极为详尽的介绍,据传在这部书中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技法。
近代,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筝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普及,国内外的风筝比赛促进了风筝这项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这项活动家中来。
;3风筝节英语
风筝节英语是the Kite Festival。
例句:
1. 父亲和儿子去参加放风筝节。
A father and his son went to a kite flying festival.
2. 一天,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去参加了风筝节。
One day, a father and his son went to a kite-flying festival.
3. 每年,谁做的风筝最漂亮,谁就能在“风筝节”上得奖。
Every year, whoever makes the most beautiful kite will win a prize in the Kite Festival.
4. 国际风筝节是在每年的四月举行。
The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is held in April every year.
5. 下周我们学校将主办一个风筝节。
Next week our school will host a kite festival.
6.发光风筝
Luminous kite
7.给我做风筝
Make me a kite
8.我要去放风筝
I'm going to fly a kite
9.风筝在天空
The kite is in the sky
10.风筝节起源于的唐朝
The kite festival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11.在风筝节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风筝
We can see all kinds of kites at the kite festival
12.来自各地的风筝爱好者会参加风筝节
Kite lov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kite festival
13.我校将举办风筝节
Our school will hold a kite festival
14.我们学校将要举办风筝节
Our school will hold a kite festival
4敖平风筝节是什么时候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敖平镇的”风筝节“放飞活动每年的时间不太一致,主要集中在3月底唯雀到4月初举行期间举行;如2015年3月23日,彭州第27届风筝文化节在“风筝之乡”敖平镇川西大桥局睁举行。
敖平风筝节,历史悠久,1987年在敖平镇举办首届彭州风筝放飞比赛活动,正式拉开了保护和挖掘风筝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帷幕,此后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不但吸引了成都本地的参赛者和观众参加,近年来更桐山岁是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风筝爱好者和观众参加。1998年被成都市命名为“风筝之乡”;2007年敖平风筝被确定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5风筝节的节日分布
潍坊
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截止至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风筝会,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一般定于配纯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1984年举办第一届潍坊风筝节以来,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4月20日前抵达潍坊为宜。
潍坊国际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整个潍坊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令人不胜激动和赞叹。
风筝音乐会上,艺坛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 易于起飞。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培模咐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在第六届风筝会上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其总部设在潍坊。同时,潍坊国际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
武汉
2014第三届华中木兰草原风筝节于2014年4月12日开幕。本届风筝节将云集全国风筝高手,本次风筝节由木兰草原风景区和湖北省风筝协会联合举办,本次风筝体形之大,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为华中地区之最。在为期一个月的风筝节中,将有上万只形态各异的风筝与广大游客见面。届时,木兰草原上将出现上万只纸鸢齐飞,上万个梦想齐飞的盛景。
此次风筝节不仅有专业的空中风筝表演,20余组2米以上的巨型风筝和数千只来自全国各地、形态各异并具有不同文化色彩的风筝,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了解我国的风筝文化和历史。
地处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草原是华中唯一的AAAA级蒙古风情景区,位于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聂家岗,荆楚名山——木兰山东面,湖北十大休闲度假区——木兰湖的南面,属“木兰八景”之一。
景区距武汉市中心36公里,最近的高速出口12公里,交通十分便捷。4月的草原,绿草如茵,广袤无垠,山花烂漫,景区内一片自然、宁静而祥和。记者看到,游客们一到景区,都要鱼贯而入先在标志性建筑门楼前合影,然后自由自在地在清澈的白鹭湖边和宁静的蒙古部落前的草原上散步,还有很多游客走进蒙古包去欣赏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和乐器演奏。
由于木兰草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草长莺飞的4月里,特别适合放风筝。“手中握着一根细线,看那万千纸鸢飞翔在无边的天际里,悠然悠哉”。据悉,此前木兰草原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华中最大的风筝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黄陂区王家河观看风筝大赛,并领略武汉的草原文化和塞北风情。
多名曾在国际、国家级风筝比赛中获奖的全国各地专业风筝高手将齐聚木兰草原,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其中气势磅礴的中华龙、由十名美女组成的特技女子风筝表演,绚丽多彩的图案编队飞行,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让现场观众感受到空中芭蕾的艺术享受。还有由著名漫画家田恒玉先生亲手绘画制作的各种漫画风筝、世界上最小的微型不对称风筝、红楼梦风筝系列等让您大饱眼福。
阳江
阳江有“纸鹞城”、“中国风筝之乡”的美称,与“风筝之都”山东潍坊并称南北风筝最大的两大流派。从1992年开始,每年农历九码灶月初九重阳节,阳江都在南国风筝竞技场举办群众性风筝比赛。
阳江风筝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阳江已有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据说那时有一位州官叫王亘,他在北山一块“仙掌石”上凿了一个“流杯池”,每到重阳佳节,就邀请各界名流,集于石上,一面“曲水流觞”,一面放风筝观赏,周围百姓也在山间支起帐篷观看。 《阳江县志》载:“重九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到了清代,场面更为壮观。清人林葆莹诗云:“浮屠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可见当时之盛况。
阳江的风筝,品种繁多,构思精巧,格调古雅。传统风筝又叫“生气风筝”,有“百足”(蜈蚣)、“灵芝”、“崖鹰”等10多种,放起来随风飘舞,栩栩如生。其中有一种能鼓风而上,在高空定位,任人观赏的,叫“排蓬风筝”,常见的造型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10多种。还有一种“风蛾风筝”,能在空中自动点燃炮仗,犹如飞机发射火箭似的,更有趣味。大型的风筝高达10米,直径3米多,重20多斤,要十几个人拉着跑,乘五六级风才能上天。最长的“龙利风筝”,长达30米,由100~200个糊着彩纸的小竹圈串成,圈两旁插上扫帚枝,状似蜈蚣,放上天后能伸能缩,左右晃动,形神毕俏。 其中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
重庆
2015年4月4日,重庆武隆2015国际风筝放飞节开幕,世界最长风筝亮相举行放飞表演。据介绍,此次活动有来自新西兰、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瑞典、德国、奥地利、南非、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13个国家的13支队伍参加。专业人士现场举行世界最长风筝(6000米)放飞表演,远超5000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该风筝由2000片印有“中国梦”的片叶组成,全部放飞升空需要花上6—8个小时。图为国际风筝节开幕,长达6000米的世界最长风筝放飞。 美国
在美国,国际风筝会叫风筝节。风筝节由全美风筝协会同各州风筝协会轮流举办,每年一届,具体时间不固定,一般以举办地的适宜时节确定时间。
风筝节由各州向世界各国发邀请,每届都有几个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代表队参加。
美国的风筝爱好者队伍庞大,年销售风筝1.5亿只以上,每年参加国际风筝会的人达几万人。
地方举办风筝节时同时举办各类喜庆活动。
全美风筝活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有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西雅图等。
西雅图是美国著名的风筝城市,全美的航天博物馆就设在这里。博物馆里展出了各国的风筝和最早的飞机模型,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泰国
放风筝在泰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泰国人一直都把它作为一种象征,它将满载着人们的梦幻和寄托以及精湛的手工艺一起飞向天堂。
放风筝的季节一般是每年二月至五月,曼谷的王家田广场和帕玛尼场所是传统的放风筝中心,喜欢放风筝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到那里去集会。
据记载,泰国人自古以来就陶醉于放风筝的乐趣中。在一些著名的庙寺中,可看到不少描述古代风土人情的壁画,其中就有放风筝的篇章。放风筝几乎在泰国历史的每一个朝代都十分盛行,在大城王朝时期,甚至颁布法令禁止在皇宫上空放风筝。在一些史书上甚至还有把风筝作为交通工具和战争武器的记载。当您看到一个个精美别致、多彩多姿的风筝翱翔在蓝天时,您必定确信泰民族真正是擅长制作和精于此项技巧的行家了。不仅于此,泰国人还把放风筝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专门组成了各自的风筝队,定出详细的比赛规则,并由泰皇赞助的体育协会定期举行风筝比赛。
赛风筝或者也可讲是斗风筝,是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策略的。在风筝比赛中,时间的选择,操纵的技巧,力度的掌握以及风向的利用等,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操作者特别是双方队长的临场发挥和指挥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曼谷王朝的早期,即多年前就有特为比赛制作的风筝来参加比赛的记载,例如有一种朱拉风筝,为五角星形状,虽体型巨大,飞翔起来却非常优雅。做时要会精于计算,要有丰富的经验及有制作风筝的技巧才能制出理想的风筝。而和朱拉风筝相斗的则被叫做帕抛风筝,为菱形带个长尾,个型小巧但战斗力却非常强。
在风筝比赛中,小巧的帕抛风筝会去挑战强大的朱拉,先是把朱拉引到另一边,当朱拉进入它的圈套后,被它紧紧地缠住拉了下来。许多帕抛还会结成一队共同去对付一只朱拉。一般来讲,朱拉风筝可轻易斗败织小的帕抛风筝,但更多的情形却是被一只或几只帕抛缠得失去平衡,一头栽了下来。
玛雅
每年的11月1日是玛雅人的风筝节。是玛雅人对死者悼念的一种形式。他们在放满鲜花和松柏做成的花圈的坟墓边的草地上,放起风筝,追思逝去的亲人。风筝节期间,未婚青年男女趁机挑选自己的意中人。风筝节期间,平时部落里男女不能随便交往的禁令暂被解除,青年男女利用这个机会相识、相爱和进行交往。风筝节一般连续举行两天。
日本
日本的风筝节很传统,风筝有大有小,关键是很多风筝上面印的都是最传统的日本民族图案。
6风筝节的来历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四月二十日前抵达潍坊为宜。整个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令人不胜激动和赞叹;风筝音乐会上,艺坛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 易于起飞。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在第六届风筝会上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其总部设在潍坊,办事机构就设在这里。四月二十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大型民间传统歌舞表演,变幻多姿,焰火礼花,绚丽多彩。二十一日于浮烟山或渤海滩举行国际风筝赛暨中国风筝精美比赛。中外风筝,各以自己独特的造型,色彩和风格及放飞技巧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观赏者。二十二日起,客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游览“千里民俗旅游线”,尤其石家庄的民俗风情,给客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传统婚礼表演,坐花轿、拜天地、交杯酒、入洞房,再现古代婚俗,令人心驰神往。村内的民俗博物馆,可让人了解鲁中农村的百年习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随农家俗”,在这里客人可尽情地体验享受农家生活。同时,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投资办厂,进行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 (风筝博物馆)
--------------------------------------------------------------------------------
iI don't know
--------------------------------------------------------------------------------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象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以达到军事上的目的。难怪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我国风筝的发明,对后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
1749年,美国哥拉斯葛大学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6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
1804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机。
1893年,英国人劳伦斯为美国气象局设计了一种可以装在箱中的可拆卸的风筝,以便将仪器带到高空测量风速、温度和高度,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894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卫星电视转播。
1899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作了一个双身的风筝,用来观察它在空中的翻滚动作和如何借助空气的浮力由下降转向上升,从而发明了机翼,并在此基础上于1903年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用内燃机作动力的飞机。
191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试验英格兰和纽约、芬兰之间无线电通讯时,不巧遇到暴风,把天线给刮断了。紧急中马可尼将电线拴到风筝上升空,使首次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发报试验获得成功。
此外,英国的亢里夫顿悬桥长达700多英尺,宽30多英尺,高出它所跨渡的亚逢河200余英尺。英国桥梁建筑师利用巨型风筝把钢缆拉到对岸,成功地架起了悬桥,被人们传为佳话。
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荷兰,海洋救生局用风筝作为一种营救工具;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可以进行空中摄影;利用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喷水器,可喷洒悬崖上的植物。
7风筝节的节日起源
风筝节起源于唐朝的中国,中国的很多城市也依旧有风筝节,而其他东南亚各国也几乎都有风筝节。不过可能是历经千年的变迁吧,这些国家的风筝节都已经不在同一个季节了。这些国家的风筝节加起来的话,节日的期限几乎延续全年
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像“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
风筝是怎样发明的?有人说是我们的祖先受到风吹斗笠、树叶的启发,有人说是受帆或帐篷的启发,也有人说是受了飞鸟的启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早的风筝出现在中国,却是国际风筝界一致的公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墨翟(公元前 468-376年)居鲁山(今山东潍坊青州西南部一带)时曾“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别具匠心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后来,墨翟把制造木鹞的方法传给他的学生公输班(又称鲁般、鲁班),公输班又加以改进,用竹 为材料制成“竹鹊”,能在空中飞三日之久。公输班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把风筝用于军事。早期的风筝还被用于传远消息、测量风力等。据<<独异志>>记载,太清 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军侯景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简女献计作纸鸢藏诏于中,飞空传书,以谋援军,因风筝被敌方射下来而不果。
风筝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大约从唐代开始。公元713年,唐玄军李隆基曾在山东蓬莱宫宜春院观看“八仙过海”风筝的放飞。宋代的<<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着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情况。由于造纸述的出现,风筝改用纸糊,大大降低了费用,很快传入民间。此后,随着国际交往,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国风筝专家所说的:“中国人民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这是举世公认的。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飞机的发明。” 时代的进步使得风筝的作用也随着发生的变化。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的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许多历史资料中都曾提到:汉将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之事。在史书中曾经记载过,公元559年,齐文宣帝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八丈(大约26米高,今残台高12米)高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纸鸱以飞”。结果,中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乘风筝滑翔成功,安然飘到城外一个叫紫陌的地方,但后来又被捕,饿死在狱中。
唐代前的风筝可能多为尺寸比较大的风筝,可以进行载人飞行,成功与否另当别论,只能推测放飞的技术已经成熟。 〈新唐书 田悦传〉又记,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将张丕被叛军田悦的军队困在临名,情况危急,张丕“急以纸为风鸢”,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高百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因而解围。到了唐代中期,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能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使得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开始使用纸张。风筝走向民间,风筝的类型也多了起来。中唐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 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有关全文详见参阅风筝诗词栏目)。其他一些诗人也在唐诗中多次写有咏风筝诗词。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风筝活动情况。
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便是一位风筝的热心倡导者。他除了自已在宫中放飞风筝外,据说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有文人的参加,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风筝已成为儿童们的普通玩具。小儿竞放风筝已成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使制作风筝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另外还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职业人”赶趁人”。在当时,许多画家也乐意取放风筝的题材入画。宋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郭忠恕的画很受人们的欢迎。
而到了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由于年代距今不是太远,有不少的文献资料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明清时期的风筝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放飞技艺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清风筝的装饰手法上也较过去丰富。风筝和各种民间工艺开始有机地结合起来。当时的年画作坊还用木版年画来印刷风筝纸,民用纸扎艺人所用的装饰手法和材料也多样化起来:有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在音响装置上也有发展,除过去的响弓外,“又以竹芦贴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气播响,曰‘鹞鞭’”,在沿海一带,还有用葫芦、白果壳做成哨子,个数、大小不一地装在风筝 上,发音雄浑,周围几里均能听到。明清时代,许多文学家、画家还以风筝为题材,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作。明代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时画了许多风筝画,并题了许多风筝画诗,据后人统计有30多首。在杨家埠和杨柳青年画中也有以放风筝为题材的。当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朋友,并认为这是件极风雅的一事。这其中以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琴最具代表。他在其作品〈南鹞北鸢考工志〉对风筝进行了极为详尽的介绍,据传在这部书中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技法。
近代,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筝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普及,国内外的风筝比赛促进了风筝这项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这项活动家中来。
8风筝节的由来?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
9风筝节 的由来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四月二十日前抵达潍坊为宜。整个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令人不胜激动和赞叹;风筝音乐会上,艺坛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 易于起飞。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在第六届风筝会上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其总部设在潍坊,办事机构就设在这里。四月二十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大型民间传统歌舞表演,变幻多姿,焰火礼花,绚丽多彩。二十一日于浮烟山或渤海滩举行国际风筝赛暨中国风筝精美比赛。中外风筝,各以自己独特的造型,色彩和风格及放飞技巧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观赏者。二十二日起,客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游览“千里民俗旅游线”,尤其石家庄的民俗风情,给客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传统婚礼表演,坐花轿、拜天地、交杯酒、入洞房,再现古代婚俗,令人心驰神往。村内的民俗博物馆,可让人了解鲁中农村的百年习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随农家俗”,在这里客人可尽情地体验享受农家生活。同时,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投资办厂,进行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