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燕赵足坛的18位国脚,哪个是你最喜爱的绿茵之星?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产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河北足球同它厚重的历史一样,也有过辉煌,但更多的则是悲壮、不屈和抗争。从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河北足球队一直都是国内一支传统强队,夺得过全运会冠军和亚军,联赛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前五名之列,在国内是一支谁也不能小觑的劲旅。在改革开放以后,河北足球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受了五运会京粤默契球风波和2000年群殴裁判事件导致一批主力终身停赛的重大打击,河北足球人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沦落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边缘球队,陷入了在中国职业乙级联赛苦苦挣扎的怪圈儿,从1985年到2015年河北足球度过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漫漫低谷期。
河北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承载了河北足球太多沉重的历史
这种尴尬局面直到2015年终于迎来了改变,随着石家庄永昌、华夏幸福等球队在中超的纷纷亮相,河北足球力量又卷土重来,焕发出勃勃生机,跻身于国内足球强队之列,吴曦、张呈栋、丁海峰、刘杉杉等一批国足的中坚力量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让球迷们更深入地了解河北足球的过去和现在,笔者选出了自建国以来曾经入选过国足的十八名河北著名国脚,同大家一起重温他(她)们在绿茵场上的勃勃英姿,展现燕赵足球里那种不屈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排名不分高低,以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一:年维泗(祖籍秦皇岛抚宁)
被称为“中国足球第一教父”的足球名宿年维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批国家队成员,作为中国队的主力中锋参加了1957年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从1952年国足成立开始一直到1986年34年间,年老亲身见证了中国足球一路发展的过程,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国足球⚽,期间曾经5次出任国足主帅,这种履历在世界足坛都是非常罕见的。鉴于年老为中国足球做出的杰出贡献,2009年,他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人物之一,这也是中国足球界唯一入选的代表。
二:王杭勤(石家庄元氏)
被称为“六七十年代国足第一铁闸”的足球名宿王杭勤,是1965年—1975年中国男足的主力左后卫,是河北足球界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国脚,他毕业于石家庄传统足球体育学校市第四中学,从市队、省队到国家队他一直都是后防线上的核心,为河北队夺得第二届全运会足球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家队效力期间,先后夺得1965年新兴力量运动会亚军和1974年亚运会季军的好成绩。
三:李福宝(张家口)
国足七十年代最优秀的主力前锋之一,他斗志顽强、球风泼辣,是令亚洲列强闻风丧胆的一员猛将,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建功立业,在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和1980年奥运会预选赛上,两次敲开亚洲冠军伊朗和伊拉克队的大门,是中国足球史上唯一一个攻破过两伊球门的中国球员,1979年、1980年两年为中国男足打进过18个进球,被称为当时国家队第一射手。
四:张森(石家庄)
国足七十年代著名边后卫,17岁时就入选了河北省队,代表河北队参加了三届全运会,是河北足球史上的功勋球员,他以突出的助攻能力和跑不死的体能闻名于中国足坛,他的30米冲刺成绩不到4秒,12分钟跑能达到3400多米,这个测试成绩在目前的中超相信没有多少人做得到。
五:李志浩(张家口)
被称为“半扇门”的前国青队主力后卫李志浩,来自于全国16个重点足球城市之一的张家口市,球员时期的他继承了张北人勇毅豪迈的性格,以防守强硬、坚韧顽强而著称,是河北足球鼎盛时期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退役后作为河北省的功勋教练,先后执掌一山、中基队以及河北女足的教鞭,为河北足球在全国足坛挣得一席之地呕心沥血,可谓战功赫赫,他真正称得上河北足球几十年来历经坎坷、起伏跌宕的见证人。
六:符宾(石家庄)
符宾是米卢时期中国足球队的替补守门员,他从小在石家庄长大,从10岁时入选师大附小足球队,到后来的省体校、省三队、国奥队他都是当仁不让的一号门将,只是到了国家队受队内帮派的排挤一直没有受到米卢的重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当时国足最出色的铁门之一,他先后在吉林、国安、前卫寰岛、成都谢菲联队效力,一共出场350次,曾经保持过中国足球联赛720分钟不失球的惊人纪录,也创造了联赛球员出场年龄最大(40岁零133天)的纪录,2001年入选了中国男足“龙之队”阵容。
七:孙庆梅(邯郸峰峰矿区)
孙庆梅是中国女足崛起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代铿锵玫瑰的核心球员,也是河北足球界最有影响力气人物之一,作为80年代女足中前场的领袖,代表女足参加了170多场国际比赛,打进过30个进球,率队夺得了1986年、1989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亚洲杯冠军,其中在1988年国际女足锦标赛上戴上了国际足联颁发的“世界足球小姐”的桂冠。
八:张鸥影(张家口)
被称为女足“快马”之称的边锋张鸥影同样来自于河北足球三雄之一的张家口,这位比赛时经常把袖子撸起来的豪爽女汉子,经常凭借惊人的速度突破对方防线,成为铿锵玫瑰里不可缺少的巨人杀手,她也是中国女足中最早效力于美国女足大联盟的球员,曾经为女足夺得过1999年世界杯亚军和多次亚洲杯冠军。不幸的是,她于43岁那年因患肺癌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
九:白洁(张家口)
被称为“中国女足的罗伯特.卡洛斯”的球员白洁,是十几年前的世界女足中最好的后卫之一,她拥有着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助攻意识,2001年被美国华盛顿自由队选中,2003年被评选亚洲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成为继孙雯之后第二个当选亚洲足球小姐的巾帼女杰,另外,她还是中国足坛第一个担任女足主教练的女性,她的运动生涯极富传奇色彩,个性鲜明、性格刚直的她还曾经以脱衣庆祝和追打裁判备受舆论争议,但这就是中国足球界里独一无二的白洁。
十:刘亚莉(张家口)
被称为“女足版郭东临”的国足主力刘亚莉,不仅长相酷似笑星郭东临,而且幽默风趣的性格更是是队中的大活宝,她不仅是国足后防线上的绝对主力,而且还是中场能攻善守的万金油,这位出身于下岗工人家庭的后防铁闸在场下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场上则是一名勇猛顽强的女斗士,她曾经代表国家队打过160场国际A级比赛,夺得过2002年葡萄牙阿尔加夫杯冠军、2003年世界杯女足第五名、2006年亚洲杯冠军等荣誉称号。
十一:王丽萍(保定)
王丽萍被称为中国女足黄金时代最优秀的“边路飞翼”和“右路女王”,这位身材不高、速度一般的小个子球员,以良好的卡位和出色的助攻意识一直占据着女足右路的主力位置,同时她还能胜任中卫、前卫等角色,是女足中典型的用脑子踢球的智慧型选手,她代表国家队打了160场国际比赛,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亚军的绝对主力,2003年入选了第4届世界杯女足赛的全明星阵容。
十二:王坤(张家口)
被称为“最美女足队长”的王坤,是十几年前女足的场上核心,身高1.75米的她婷婷玉立,长相甜美文静,2003年全国女足联赛被评为最佳新秀,在国家队里,她又能踢后卫,也能在前场冲锋陷阵,她与辽宁名将马晓旭组成的一高一快组合颇具威力。在她的职业生涯里比较遗憾的是在2007年世界杯八强淘汰赛中,由于在禁区内的一个致命的防守失误,造成了挪威队打进了全场唯一的进球,致使中国女足以0:1小负对手,在家门口父老乡亲面前惨遭淘汰,最后被挡住四强之外,这也是她足球生涯中倍感懊悔的事情。
十三:张娜(张家口)
被称为“中场发动机”的前女足主力前卫张娜,是河北女足参加全运会的五朝元老,也是中国女足中场里最有创造力的球员之一,在她16年的足球生涯里,她参加了几乎所有重大国际比赛,唯独在2007年因为膝盖韧带撕裂错过了在自家门口举行的2007年世界杯女足比赛,使她失去了一次报效祖国的好机会。
十四:朗征(保定)
拥有“护旗少年”美称的国足带刀侍卫朗征,身高1.88米,是中超联赛御林军中后防线上午一个狠角色,他球风硬朗、体力充沛,拥有出色的头球功夫,在北京国安队效力九年,是夺得2009年中超联赛冠军的主力后卫,曾经因爆铲队友马季奇和为国安进行护旗之战备受瞩目。2011年3月26日,他代表国足参加了对阵哥斯达黎加队的首场比赛。
十五:刘杉杉(保定)
刘杉杉出身于一个足球世家,是现役中国女足主力右后卫,也是场上的队长,身高1.69米的她,技术扎实,场上敢于发挥,心里素质极佳,曾经两次荣膺中国足协评选的“玫瑰之星”的荣誉称号,代表国家队出场110多次,是女足进入里约奥运会八强和2015年世界杯八强的绝对主力。
十六:丁海峰(邯郸)
被称为“足坛浪子”的边后卫丁海峰,是当今中超炙手可热的防守队员之一,他脚法精湛,抢断拦截能力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他的横空出世是在2009年第71届FIFA杯国际青年足球赛上对阵柏林赫塔队,在这场比赛中,他大发神威,独中两元,成为这项古老赛事上第一个破门的中国球员。
十七:张呈栋(保定)
作为中国足坛第一个亮相西班牙甲级联赛的运动员,中场球星张呈栋是河北足球重新崛起的代表人物,他创造了中国球员在海外踢球史上许多骄人的战绩,除了西甲中国第一人外,他还是第一个在葡萄牙超级联赛出场的中国球员;在2010年葡萄牙杯八分之一决赛中,他代表马夫拉队上演了帽子戏法,成为了继杨晨和谢辉之后第个独进三球的中国球员,这一战彻底征服了葡萄牙球迷;在葡超贝拉马尔队效力期间,他出场26次,打进了6个入球,成为贝拉马尔队头号射手。回到中超联赛,仍然被评为2017年中超联赛最受欢迎的本土球员。
十八:吴曦(石家庄)
对于国足中场的拼命三郎,相信广大球迷都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着重说明的是吴曦于2019年获得了中超联赛最受欢迎的本土球员奖,这是继张呈栋2017年获奖后三年内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河北足球运动员,这充分展现了河北足球人才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态势,同时也标志着河北足球从低谷走向复兴,我们相信河北足球必将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让我们一起为河北足球加油!
河北足球历史
这张照片里,站在河北队排头的两个队员是耿晓棣、徐海顺。不一样的队服颜色表明了他们在队中的角色:门将,河北队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
河北足球重建之初,队里是没有守门员教练的。所以当队友们在国内最优秀的教练陈成达、邵先凯带领下迅速提高的时候,作为门将的他们,只能是“走读”和“自学”。河北足球重建过程中有三位门将,耿晓棣、张双全和徐海顺,其中徐海顺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没有教练 求学+自学
有不少门将都是踢球的过程中确立向守门的专项发展的,不过徐海顺却是在小学里玩球开始就是守门员的:“我小时候是在北京和平里小学上学,足球特色学校,我的老师是于长江老师,也是在足球基层训练中非常知名的教练,因为我不怕死,敢扑,别人不敢去救的球,我敢,所以老师就挑中了我守门。”
徐海顺
徐海顺后来随父母到了张家口,并且随张家口队在河北少年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很自然地进入了正在重组的河北队教练组的视野。1970年底,还是个初中生的徐海顺就参加了河北队的集训,而且随陈成达教练参加了1971年在广东二沙头的第一次冬训,在那次冬训中,接触了国内最顶尖的教练和门将。
而这些都是托了老帅陈成达的福,耿晓棣回忆说帮助过河北队的名帅可不少:“陈成达请国家队的张俊秀指导帮着练;也曾请上海队的蒋耀章指导帮着练;八一队的黄肇文指导也曾练过我;还有带北京队的谢鸿钧指导……回到队里按照从几位指导那里学来的方法练,最后在训练、比赛中与全队反复磨合。各位名师各有高招,他们所带的队员身材不同,技术特点不同,因此在门前站位,局部出击(包括高空球处理)以及对技术动作细节要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我成长的过程,回想起来可归纳为:用心看、用心想、用心练。”
而徐海顺对北京队的教练徐福生更是感谢颇多:“1973年,国家体委组织冬训在广西梧州,当时徐福生算是冬训办的成员,他从各队挑选两个队员,就是我和一个湖北队的守门员由他亲自训练,他讲究技术,而且特别敬业。是徐指导在技术上给我在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身高劣势 弹跳补齐
受过名师指点之后的徐海顺和两位师哥,回到河北队之后训练算是上了正轨。期间虽然徐海顺也曾离开过河北一队代表张家口去打比赛,但是一直严格按照名帅的指点去练习提高。
徐海顺不善言辞,很浓重的京腔,话零头很多,一句话没说完经常会加上一个“你知道吗”的话佐料。所以他喜欢一边说一边比画。而且,他喜欢用“逮”这个词来形容拿住球的动作:“不能光想着打出去就得了,能逮住的一定要逮住,没事儿光打出去,那还叫守门员啊。”
要想逮到球,除了出手稳准狠,还需要很好的指力。已经65岁的徐海顺,伸开五指,做起了指卧撑。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指卧撑更是每日的必修课。
那时候足球场都是土场,侧扑经常蹭得胯部血肉模糊。徐海顺一边做着侧扑的姿势,一边龇牙咧嘴,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大沙板地扑一次就破皮了,下一次再侧扑的时候都忍不住先咧嘴,真疼啊。经常是血痂还没好利落,就又破了,我们刚开始在天津集训的时候被子上都是血嘎巴,晚上休息不定啥时候把未结好痂的伤口就又蹭破,早上起来一掀,好嘛,被子被血沾到身上了。我们那时候没有那么好的装备,守门员真是一个苦行当。”
耿晓棣和徐海顺的身高都是只有1米76,张双全也只是略高一些。别说跟现在的门将相比,就是跟队里的几个中后卫相比,都不占上风。
那时候教练员在门将的选择上似乎都对身高不是很看重,大名鼎鼎的李富胜、傅玉斌也1米78左右,这样看来,河北队只有1米76的门将也就不是很意外了。
身高不够,对于高空球当然是吃亏的,要想补救,就得靠弹跳凑。为了使自己跳得更高,徐海顺可是下了苦功夫的。
徐海顺说:“我刚到河北队的时候,挺胖,所以弹跳也不行,不像耿师哥他们灵便,怎么办呢?那时候白天练技术,弹跳都是晚上练,晚上从窗户爬到篮球馆里,穿上沙衣绑上沙袋,跳着够篮球框。真管用,我们那时候没有摸高的测验,但是练了不到一年我就能摸到篮筐了。这样就是对方1米9的身高我也不怕了。”
★出不出击 不用考虑
徐海顺是因为勇猛被教练相中的,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把勇猛当作门将的必备素质。勇猛也就意味着,该出击的时候必须要果断地出击,而在当年徐海顺扑脚下的球的水平是全国有名的,在没有专门的守门员教练的情况下,这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徐海顺说:“我们几个守门员互相练,俩师哥对我帮助都挺大,尤其是耿师哥我俩在一起待的时间比较长,他技术上也老是给我指点。另外我也想了一些土办法,找根长绳挂在架子上把实心球吊起来,然后让球高速摆动,我人退远点儿,然后跑上来瞄准球到最低点之前的位置猛扑。球里装了沙子很沉,速度又快,如果扑不准砸到身上特别疼,就千方百计也要扑到,有段时间就用这种方法练自己的稳准狠。”
这种训练增加了徐海顺扑脚下球的准确度。他回忆起了1976年的一场比赛,那是在石家庄赛区,对手是山西队。当时也是非常年轻的李志浩后场拿球盘带,徐海顺注意到有对手上去拼抢,就预感到可能不妙:“我就瞄紧了,当山西队的队员把球断下来,刚进禁区,我就扑上去把球拿下来了。当时李志浩抱着我脑袋就庆幸,说要不然错误就犯大了。守门员和后卫之间就是互相保护,我救了志浩不少球,当然我出击的时候志浩给我的保护也非常多,我只要一出击,他的保护肯定也马上就跟上了。”在后来的执教生涯,徐海顺和李志浩有过20来年的合作,默契可能在当年运动员时期就培养出来了。
徐海顺也坦言,那时候年轻也容易起急,恨不得有时候比赛红了眼似的,也会因此冒进犯错,也曾因此被队友埋怨。而且出击之后,同对手有冲撞也再正常不过了,徐海顺说当年在场上脑震荡就好几次,还有一次腮帮子也被踹的缝了七针。但是徐海顺仍然坚持,担当是守门员除了技术之外的第一要素。
徐海顺说:“我有时候看现在的比赛会着急:球恨不得都到六码线附近了,守门员还缩在球门里头。守门员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细致观察场上的局势,然后果断做出决定,该出击的时候不能老想着出击失误怎么办,战机稍纵即逝,能在第一时间处理了,就不能给对手留下机会让他随便一脚打我的门。当然只要出击,就肯定会有不得手的时候,但是不能因为失手就不去做,做守门员就是这样,可能整场比赛表现都挺好,但就因为一次失误就造成丢分,平时苦练就是为了减少失误,但是到了场上就必须要果决要担当。没有担当,光怕失误就不可能成功。”
徐海顺随河北队参加了五项球类运动会、第三届全运会,第四届全运会。尤其是第三届全运会,在师兄耿晓棣受伤缺席的情况下,徐海顺年仅20岁就成为河北队的主打门将。在沈阳赛区的一场对新疆队的预赛,徐海顺还扑出了一个至今都让他有些小得意的必进之球:“对方11号左路下底之后,传中给后门柱的8号金明,我当时在前点,往回跑的时候,一看8号的头球已经顶过来,也没法了,就孤注一掷地飞吧,一个转身鱼跃,还真把球给挡出去了。这个球金明也记了很久,前些年,我俩都带队,在秦皇岛足校遇到的时候,金明还跟我翻扯呢‘海顺,我都以为那个球进去了,你到底是咋扑出去的’。”
回想当年的征战,徐海顺说上场的时候,就忘了紧张,倒是有一次场边坐着,把自己给紧张坏了:“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有一场比赛晓棣在场上被撞到了胸腹部,倒地躺下很长时间,当时陈成达指导就喊,‘海顺,赶紧去做准备’,当时我才17啊,陈指导一喊,我紧张地脑袋瓜子都冒汗,不过幸好后来治疗之后,晓棣坚持完了比赛。”
1980年前后,当耿晓棣和徐海顺先后退役之后,河北足球才开始有了守门员教练。徐海顺退役后不久带队在昆明冬训期间,再次遇到张俊秀教练。这位国足的第一代门神还把自己写的关于守门员扑球技术总结的手稿送给了徐海顺。徐海顺说:“全是实战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特别实用。当时张指导看到我也当教练了非常高兴,特意送给我让我学习,还传授了我许多怎么当好教练的经验,这些老教练们言传身教,帮助我们的时候一直不遗余力,所以我后来当教练了,也一直以他们为榜样。”
原文转自石家庄日报app,作者:秘晓芳
以下照片由河北足球网收集整理。
70年代河北男子足球队,后排右二为徐海顺。
河北足球网原创,作者:花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ebeizuqiu.net/news/35681.html
扫一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