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中国最早藤球队 台州乡镇中学走出冠军藤球队

小编 46 0

台州乡镇中学走出冠军藤球队

走进浙江台州临海市桃渚中学藤球队的训练馆,推开不起眼的陈列室大门,记者惊讶于满满一整面墙的冠军奖杯。藤球队总教练柳日祥指着地上还未拆封的纸板箱,表示歉意:“不好意思,房间有点乱。你看,还有好多奖杯都来不及放上去呢。”

抖音短视频:中国最早藤球队 台州乡镇中学走出冠军藤球队

浙江临海桃渚中学藤球训练馆的陈列室内,摆满了这些年球队获得的奖杯。 朱凌君 摄

早在1998年,桃渚中学就组建起校园藤球队,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队伍。此后,桃渚中学藤球队曾多次代表台州市、浙江省乃至国家队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共获得奖项200余项。从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始,桃渚中学每年为国家队输送大批人才,成绩显著。不过,由于藤球运动非常小众,加上近年来高校招生方式的变化,桃渚中学正面临新的难题。

被藤球改变的学校

25年前,柳日祥是桃渚中学一名代课体育老师。柳日祥对自己的工作很上心,平日里,他总是费尽心思地想着如何借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次,他在报纸上偶然看到藤球运动的介绍,产生了浓厚兴趣,继而起了办藤球队的念头。

“农村地区场地资源有限,我想给学生们挖掘新的体育项目,发现藤球比较合适。”柳日祥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柳日祥也有“私心”。当时,临海回浦中学的篮球已经逐渐闯出名堂,相比热门项目,柳日祥更希望另辟蹊径找一个小众的体育项目来做出成绩。

藤球又叫“脚踢的排球”,是一项介于排球、篮球、足球之间的运动,就像中国的踢毽子,可做出各式各样巧妙、复杂的动作,观赏性很高。藤球主要流行于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1990年被列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本次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那个时候,藤球在中国鲜为人知,藤球队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训练场地是最大的问题。总教练柳日祥因陋就简,在学校前面的水泥地上,两边各打一个洞,钢管一插,网一拉,就成了临时训练场。下雨天,他们在教学楼走廊里训练;碰到高温天,就在水泥地上浇点水后继续训练。柳日祥记得,场地的限制还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比如说‘腾空转体’‘倒挂金钩’等动作,需要经常练习,我柔韧性不好,但为了教学生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几次都把自己摔得鼻青脸肿。”柳日祥说。

比赛经费也是难题。2000年,桃渚中学藤球队与椒江藤球队联手,组成浙江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藤球锦标赛。这是藤球队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大赛,但经费问题却一度让柳日祥犯了难:“当时我每个月工资大约一、两百元,几乎全部用于日常训练了,只能去找朋友东拼西凑了300元钱才凑够比赛经费。”这次比赛,浙江队获得女子第三名。实打实的名次以外,柳日祥还结识了很多资深的教练和运动员。此后,柳日祥不但邀请全国各名校体院教练员到学校指导,还想办法选送队员到各地培训,并在学校开办了藤球专业班。

随着在各大赛事中的频频“露脸”,桃渚中学藤球队的名声渐响。藤球运动也积极反哺学校和当地发展。2004年,在柳日祥等人的努力下,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临海市为藤球训练基地。次年,临海市投入150万元,在桃渚中学建起1000多平方米的藤球训练馆和四个露天训练场。桃渚中学从原先籍籍无名的乡镇中学,成为国内青少年藤球发展的重要力量。

抖音短视频:中国最早藤球队 台州乡镇中学走出冠军藤球队

浙江临海桃渚中学的训练馆内,学生们正在训练。 朱凌君 摄

新的出路难寻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藤球几乎是柳日祥生活的全部,每天带队教学训练超过5小时。如今,已经退休的他还保持着以前的作息,每天早起锻炼,随后到训练馆指导训练,看见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发火吼队员,只是现在多了午休的时间。

带队20多年,柳日祥带领桃渚中学藤球队走南闯北,先后30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性比赛,9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性比赛,共获得200多个奖项。2014年,4名桃渚中学藤球队员代表国家队参赛,获得世界藤球锦标赛男子B组团体冠军、双人赛季军,一举刷新中国藤球队的最好成绩。

队员们的个人出路也不错。比如,球队曾先后为国家队输送了20多名主力队员,有40多人分别达到藤球国家级运动健将和国家一级藤球运动员称号。“我们先后有20多名队员被天津、西安、吉林等体院及大连外国语学校等高校录取,解决了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的后顾之忧。”柳日祥说。

柳日祥觉得,“出路”很重要。在国内,藤球并不是一项职业化的运动,即使入选国家队,更多也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征召。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很多人希望的,是通过藤球这个特长,在未来升学中赢得主动权。采访期间,很多学生都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体育特长考上心仪的学校,未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在招生政策变了,对文化课的要求很高。”柳日祥告诉记者,但桃渚中学作为乡镇中学,受限于生源、师资等各项条件,教学水平有限。另一方面,藤球属于非奥项目,从2017年起,非奥项目的运动员无法申报国家一级和二级运动员,一般只有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评定后才能通过体育特招升学。因此,升学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学校正在想办法。比如,由于运动原理相似,在藤球的基础上,柳日祥又带队增加了毽球、手球等项目的训练,其中手球是奥运比赛项目,在比赛取得好名次后,队员可通过手球项目申报高水平运动员,并由此参加体育特招。此外,桃渚中学校长黄成省表示,学校正和教练组一起,积极对接相关院校资源,希望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升学难题。

这也是类似藤球等小众体育项目面临的普遍困境。柳日祥的学生,毕业后回到临海市担任小学体育老师的蔡伟杰,曾做过校园体育推广藤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在他看来,藤球等运动的推广,不仅要将项目加入体育课程中,还要畅通相关人才的升学和培养机制,形成从参与、训练到教育教学的正向循环。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朱凌君 摄

题图:浙江临海桃渚中学的训练馆内,学生们正在训练。

来源:作者:朱凌君

学青会丨起源于民间的毽球项目,正在上海金山的校园中生根发芽

抖音短视频:中国最早藤球队 台州乡镇中学走出冠军藤球队

在11月11日举行的第一届学青会校园组中学毽球女双比赛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的沈艳与姚筱雪为上海队夺得一枚银牌。本次学青会,中学组上海毽球队由枫泾中学组队参赛,16名选手中9人来自该校,并由枫泾中学毽球队教练李宁执教球队。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计划用数年时间将毽球打造成学校特色品牌,该校引进国家毽球队队员李宁,由她负责在校内发展毽球项目。

毽球运动,俗称“踢毽子”,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体育活动,老少皆宜、形式自由、进入门槛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21年,毽球被列入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枫泾中学成立毽球队的初衷之一。

“想要取得成绩,就必须比别人多付出。”这是李宁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也成为她与枫泾中学毽球队此后的写照。据李宁回忆,组队之初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体育馆,学生只能在采光板盖的房间里训练。在炎热的暑假里,李宁和学生们不得不面临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考验,汗水不断流淌,一天需要换两三次衣服。而时不时腰椎老伤发作的李宁有时只能趴在乒乓桌上,坚持指导学生训练。

付出终有回报。在枫泾中学组建毽球队的第二年,李宁就与她的队员在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捧起毽球比赛初中女子组的冠军奖杯。李宁并不满足于毽球队伍取得的成绩,她还有更大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毽球普及。2008年,李宁编写了毽球校本课程教材,作为指导学校毽球队训练的教材,同时对体育组老师进行毽球运动的启蒙培训。

2012年,由枫泾中学牵头的金山区毽球联盟成立,目前拥有9所学校。本次学青会中学组毽球混双亚军龚昕洋来自上海体育大学附属金山亭林中学,蒋逸来自上海市张堰中学,他们均在小学阶段在校园接受毽球启蒙。

本届学青会大学组上海毽球队中,也有不少从枫泾中学输出的学生。有趣的是,参加杭州亚运会藤球比赛的冯婧妍也是来自枫泾中学毽球队。2011年,土生土长的枫泾姑娘冯婧妍在体育课上接触了毽球运动。据李宁回忆,刚入初中的冯婧妍就展现出体育天赋,在田径及球类运动上表现突出。她尤其钟爱毽球,在初一时就入选学校毽球队。

从枫泾中学毕业后,冯婧妍进入上海杉达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就读。2022年,由于毽球与藤球有诸多相似之处,冯婧妍被中国藤球队征召,转战藤球项目,并备战亚运会。今年10月,她以主攻手的身份站上亚运会舞台,并收获女子四人赛铜牌。本次学青会上,冯婧妍代表上海杉达学院参加大学组毽球比赛,她与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余家昊获得大学组男女混合双人赛铜牌。

(本报南宁11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