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基因的态度与看法?
鉴于转基因技术已经带来或潜在的副作用和其他危险,人们对转基因生物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1997年4月初,100万奥地利人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字,呼吁全面禁止转基因食物;一些美国人甚至在美国农业部前脱得一丝不挂地抗议政府生产转基因食品;2001年9月下旬,一些法国人割去了转基因玉米。
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政府明令禁止农民种植转基因大米。但另一些人则在趋利避害地继续从事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开发。甚至企图通过转基因技术对人进行重新设计。墨西哥国家科学院的负责人弗朗西斯科.博利瓦尔.萨帕塔认为,转基因技术和其他任何技术一样都可被错误利用,不能因刀可用于杀人就禁用。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康韦则更乐观地认为“到2020年时”,转基因作物将是唯一提供粮食的办法。2000年2月28日,一个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国际论坛会在英国爱丁堡开幕,会议呼吁人们对这类具有革命性但有争议的食品保持谨慎并合理的评价。
同年3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有130个国家签署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对经过转基因处理的种子的交易进行了限制,但并未限制其种植。而这一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则呼吁慎用转基因食品。
看来,如何趋利避害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将是科学家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例如,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人们就在向眼镜蛇学习——企图利用这些技术找到只杀死对手而不伤及自身的方法呢?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就针对“兔满为患”和“鼠满为患”,采用了免疫避孕的生物技术来除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的方法是,用黏液瘤病毒(或遗传改造的病毒、转基因病毒)施放到兔和鼠身上,使它们失去生育能力。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这项技术的最大意义,是进行基因的水平转移,让基因的跨物种交流成为可能。但这并非说明自然界中就不存在基因的水平转移,病毒的转座也是同样的过程,转基因只是定向并且加速了这样一个过程。
在农业生产上,传统育种是选育通过自然突变或诱导突变累计的优势种,或者通过杂交让多个优势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达。转基因技术则是,将抗虫、抗病、抗冻等基因直接转移到作物体内,完成基因改造。与传统育种比,转基因的目的性更强,更是极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结论
第一,对于转基因技术,能用传统生产技术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使用转基因。但有些作物,比如土豆、红薯,它们的基因变异少,难以积累,也没有办法像水稻那样进行杂交,我们就可以利用新技术对它们进行基因改造。
第二,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每一种转基因作物在大规模生产前,都进行了长期的安全性检测和论证,而这些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潜在危害、量化出现这些危害的概率和不确定性,因此只要监管工作做到了,转基因技术每一步的技术路径都是可以监测到的。而且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是强制标示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充分保证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