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苏联最先接触的是英法两国,但最后为何与德国签订了条约?
这个真的不能怨苏联,只能怨英法太自私!
对于快速崛起并且不断扩张的纳粹德国,英法等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希望希特勒向东发展,让德国和苏联互相残杀,斯大林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1939年4月到8月,英法使者在苏联一直与斯大林进行谈判,斯大林的想法是,英法苏就像一战的时候缔结盟约,在军事上进行反侵略援助,并且要英法保障中欧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安全,斯大林的态度是比较诚恳的,在涉及到援军问题的时候,斯大林表示苏联可以出兵三百万,而英国却表示只肯出两个师。
从当时国家政权性质来说,英法都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德国在希特勒掌权后走的一条路被后来的我们称为垄断资本主义,而苏联是地地道道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全世界对苏联都充满了敌意,这种意识形态间的对立,导致英法与苏联成见太深。
从国家利益上来说,英法恨不得德国与苏联全面开战,然后英法好坐收渔翁之利。
最后三方会谈并没有什么结果,英法反而纵容德国在东欧的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向苏联频频示好,不但表示其没有入侵苏联的想法,还希望同苏联进行谈判。
1939年8月2日,在英法苏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希特勒直接给斯大林发电,要求双方进行谈判,当时斯大林在与英法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虽然有过犹豫,但还是同意了希特勒的请求。
与英法那种拖拖拉拉斤斤计较的风格不一样的是,8月2日希特勒要求谈判,仅仅半个月后双方就决定签订条约,8月23日德国代表团就飞抵莫斯科,谈判两次后当晚就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可见,希特勒办事还是有一定效率的。
关于苏联最终为什么会和德国签订条约,而没有与英法签订,斯大林曾经表示“如果我们同法、英签订互助条约,德国将放弃波兰而开始寻求接近西方大国的办法。那么战争可以避免,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对苏联会十分危险。如果我们接受德国建议,德国当然会进攻波兰,英、法势必干涉……那我们参战就对我们有利了。”
可见,斯大林还是很精明的,你们英法会祸水东引,我们苏联不会向西边踢足球?
虽然从长久来看,苏德之间必有一战,但是短期来看,德国有来自西线英法的压力,苏联东线有来自日本的东线压力,双方都不想两线作战,而东欧的波兰等国实在有点嚣张,不惩治一下也不行啊!于是苏德联合瓜分了波兰,并且将东欧的势力进行了一定的划分。
当时的苏联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敌对关系,面对德国的扩张,苏联的压力更大,所以希望与英法达成盟约共同压制德国,其目的也是转移自己的军事压力,希望德国把精力从东转向西转而与英法对峙甚至发生战争,为苏联争取足够的准备时间。但是英法并不上当,他们同样打着祸水东引的计划,希望德国向东扩张,去与苏联争夺资源与苏联竞争,同时转移了西方的压力。所以当时的苏联与英法自然达不成盟约,而苏联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自保就转向寻求与德国结盟延缓战争发生时间。而德国吸取一战教训,为了避免两线开战,面对这种情况当即与苏联一拍即合,结盟并将精力集中到西线,专心进攻法国,力图先解决一线。虽然后期苏德开战,但是当时苏联与德国的结盟也是各取所需了。
谢邀!
简单的讲,这个条约在政治上、军事上对苏、德双方都是双赢。 有人说不签订条约德国就不敢进攻波兰,二战就不会爆发。我认为这也只能暂时延缓战争的爆发。站在苏联角度,在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已经非常明显的时候,没有理由独自承担抗击德国的风险。如果苏德在1939年就摊牌,英法就会或明或暗地站在背后支持德国。苏联会比德国还要孤立无援。所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真正的理性决定。 苏联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利用这段时间充分认识战争形态的变化,以致其后一年多时间里在兵力兵器上所作的准备几乎化为乌有,但是这期间对人员的培养、对新装备的设计定型实验都没有白费。损失的人员得以补充,大量的新兵器得以迅速投产,这些都得益于战前准备工作。
条约签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事与愿违. 1.斯大林本来想是在1945年完成对德国的战争准备,战争1941年就爆发了,大大超过斯大林的预测,部队装备新式武器的数量还很少,不过已经够惊人的了,1940-1941年就生产了将近1万辆各种坦克装甲车,其中包括3000辆T-34,而原先1935年苏联坦克就超过了1万辆.整个德国高峰时期坦克生产能力不超过每个月500辆.可以说以苏联的生产能力,按斯大林的计划,战争晚几年爆发,德国和苏联的战争就是不对称的战争. 2.条约的签定使得德国无后顾之忧全力对付英法,但是战争的结局没有象斯大林想的那样,德国陷入了一战一样的消耗战,再也没有力气进攻苏联,而是德国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了法国,实力反而更强大.
二战前,英国为什么要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1.英法两国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利益出发,试图挑起德苏战争;2.英法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西班牙、波兰、阿比西尼亚等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法西斯的贪欲,以维护自身安全。
这其实和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有关系。首先介绍一下“大陆均势政策”。
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面说到:“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同时英国还会“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他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统治那一个国家。”
丘吉尔的话实际上就是大陆均势政策的体现,十分精确。如果了解欧洲历史的话,你还发现进入17世纪之后,英国的国策都是这样。
- 17世纪的法国开始崛起,在黎塞留和路易十四的领导下法国成为西欧霸主,同时在海上开始和英国竞争殖民地,为了遏制法国,英国不断联合欧洲其他国家攻打法国,最终使得法国失败。
- 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拿破仑领导的大革命之后法国,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为了遏制拿破仑,英国先后组织和领导七次反法联盟,最终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将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从此法国无力领导欧洲事务。
- 19世纪上半期,大败拿破仑的沙皇俄国开始成为欧洲霸权,一度号称“欧洲宪兵”。同时沙皇俄国不由余力的打击奥斯曼土耳其,意图获得巴尔干半岛,为了遏制沙皇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1853年英国联合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发动克里米亚战争,大败沙皇俄国。
- 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领导的德国崛起,1870年,普鲁士和法国战争爆发,法国大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普鲁士。这场战争之后德国宣告成为欧洲霸主,英国为了遏制德国,开始组建法国,英国,俄国的同盟,形成包围圈遏制德国发展,最后演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之所以对二战前的德国执行绥靖政策一方面是大陆均衡政策的作用,英国维持德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的存在,以求遏制法国和苏联。当然还有很多自身因素在里面。
第一是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不能够摆脱,当时的英国有500—700万人失业,而且英国在一战还欠了美国50亿美元的债务。经济衰退导致军费不足,1933年到1938年,英国军费总共174亿帝国马克,而德国同期则是517亿帝国马克。1939年二战爆发时,德国陆军拥有105个师,而英国正规师只有6个,这被迫使得英国执行绥靖政策。
第二是英国的海外领土出现离心倾向,英国人之所以纵横地球靠的就是海外领土。但是当时的印度出现反英运动,加拿大离心倾向明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日本的扩张所惊扰。维护英联邦的存在成为了英国的主要注意力所在。
第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使得英国对于战争的恐惧。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3000万人,耗资3300多亿美元,英国为了赢的战争,变买了四分之一的海外资产,大举从美国借债。在战争中英军战死约有75万人,伤者约有169万人。英国当时不想在进行一场世界大战。
第四,当时的世界挑战英国的国家太多了,在亚洲日本侵略中国,开始对于亚洲的英国殖民地虎视眈眈;而非洲,意大利率先发难,进攻埃塞俄比亚;欧洲的德国鲸吞身边的德意志地区和国家,并且大规模扩军。意大利,德国,日本四处挑战,英国已经无力应付。
结语
英国对于德国的绥靖政策是无可奈何之举,这也是英国从世界霸主地位上退下来,并且国力不断衰退的结果,英国已经无力领导和制衡欧洲。而其他的国家的崛起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有好几个原因,比较主流的有
反共产主义:
你就这么想,一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民族主义。战后,当时两个流派兴起,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威尔逊体系,讲究民族自决,单一民族有独立权。另一个则是更普世的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在英法这种工业化、资本化完成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共产主义它是一个凌驾于单一国家之上的普世观,它是会直接侵犯到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所以当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反苏的。
而纳粹那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绝对的死对头,英国这一方面是乐得有个纳粹德国去和共产苏联对刚。
一战打慌了:
在一战之前,英国人何曾想到过现代战争送人头效率那么高,一战死了一百万,还有两百万伤的,加起来都快占了总人口的10%了,一代青壮年男性就这么毁了。
可以说,当时各国都对现代战争的杀戮效率太害怕了,而且一战打到后来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战略意义了,纯粹就是熬,看水的有生力量和资源产能先扛不住。
美国方面的因素:
一个是美国2-30年代的孤立主义让英国人觉得美国再也不想介入欧洲战争。如果这样的话,那英国就失去了相当大的助力,而且当时德国的人口8000万,英国才4000万,一战后的出生人口也比德国少(二战适龄)。
二个是一战之后西方普遍认同美国威尔逊体系,讲究民族自决。而德国在二战前夕吞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按理来说都是民族自决的,英国人插手的理由不充分。
如何评价1871年到1945年德国的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
谢邀。共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评价。
1.1871年—1890年俾斯麦担任德国首相期间,德国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游走于其他欧洲强国之间;
2.1890年—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当政期间,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与英国进行争霸,并参与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933年,魏玛共和国时期,作为战败国,德国对外软弱;
4.1933年-1939年,希特勒上台后,对外采取游走在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两面派外交政策;
5.1939年-1945年,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取征服欧洲的法西斯主义外交政策。
1871年—1890年俾斯麦担任德国首相期间,德国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游走于其他欧洲强国之间
俾斯麦曾说,“一个大国唯一健全的基础,这一点正是它大大地有别于小国的,就是国家利己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为一个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业去打仗,对一个大国来说是不相称的。”德国统一以后,俾斯麦继续执行自己的灵活外交政策,积极拉拢英国、俄罗斯、奥匈帝国,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并鼓励法国发展海外殖民地,转移其在欧洲的注意力。
1890年—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当政期间,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与英国进行争霸,并参与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威廉二世成为德皇以后,不满俾斯麦大权在握,于1890年将其罢黜,自己掌管国家大权。年轻的威廉二世,没有老辣的俾斯麦手段高明。为了与英国争霸,威廉二世大肆发展军备,拉拢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同盟国集团。德国由此不仅得罪了英国与法国,也将与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俄罗斯推向英法得怀抱。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的外交由八面玲珑变成了两面树敌。最终导致德国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中失败,威廉二世逃亡荷兰,最终死于荷兰。
1918年-1933年,魏玛共和国时期,作为战败国,德国对外软弱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德国成立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对内无力发展经济,导致民不聊生;对外软弱,让战败后的德国雪上加霜。
1933年-1939年,希特勒上台后,对外采取游走在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两面派外交政策;
由于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爆发,德国经济濒临崩溃,希特勒趁此机会,1933年当选为德国总理,开启德意志第三帝国。希特勒一面迷惑英国与法国,使其相信德国是对付苏联的利器;一面与苏联私下联系,在一些国家问题上取得斯大林同意。1938年,希特勒与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签订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取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1939年,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达成瓜分柏林的默契。
1939年-1945年,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取征服欧洲的法西斯主义外交政策。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五个星期内,德军就打败了波兰。随后,德军又轻易的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并制定“海狮计划”进攻英国。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再次犯了威廉二世的错误,他抛弃了两面讨好的外交政策,采取两面出击。1941年,在攻打英国受挫后,希特勒制定“巴巴罗萨计划”,集中550大军进攻苏联。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德国再次失败。
总结:德国在俾斯麦和希特勒前期都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拉一派打一派,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采取强硬对外政策以后,两面受敌,均告失败。德国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