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数学猜想是什么世界著名的数学猜想有哪几个?
费马猜想的证明于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完成,遂称费马大定理;四色猜想的证明于1976年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Wolfgang Haken)借助计算机完成,遂称四色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陈氏定理)乃于1966年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就是题面简单易懂,内涵深邃无比,影响了一代代的数学家。
宋词的起源是什么?
我们常常把“唐诗”和“宋词”并称,这里的宋词的词是怎么来的?诗和词有什么不同呢?
唐诗和宋词都是源自诗歌。
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创作形式。我国的祖先很早就重视诗歌创作,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就是《诗经》。
诗歌发展到唐朝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词。词发展到了宋朝,成为了一种很盛行的诗歌体裁。
从一开始,诗和词就有所不同,诗是供人欣赏和朗诵的,词是为配乐歌唱而创作的。
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比如,“蝶恋花”“一剪梅”“如梦令”等等。
词牌就是填词用的曲调名。也可以不准确的理解为现在的歌谱,词就是歌词。
词是为了歌唱这个特点,就决定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旋律先制作出词调,以调填词,用现在的话就是必须先谱好曲子,再去按曲调作词。因此,词的句子一般都是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写词叫“填词”。
词最早是在唐朝出现的,唐代农村有许多流传很广的俚曲小调,后来逐渐在城市和一些地方流传起来。
因为这类作品来源于生活,新鲜活波,引起了文人骚客注意,他们也学习这种形式,按谱填词,推动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
到了宋朝,词的发展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当时词的谱曲也就是“词牌”已经有900多个,从民间到朝廷,从文人到歌妓,从一般老百姓到帝王将相,都以填词为时髦时尚,形成一种很盛行的社会风气,词的创造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我国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说法,指的是唐代的诗成就最高,宋代的词成就最高,元代的曲成就最高。宋词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巅峰时代。
“宋词”的起源是有别于“词”的,很多答主对于词体嬗变是根本没摸到头脑的,延误了很多初学的朋友。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词和音乐性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我们可以说词和声乐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很多人对词起源的依据,无非就是杨慎《词品序》中的发言:
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
很多人理解错了,杨慎所谓的“填词之体已具矣”,仅仅是指词的“长短句”这种形式是起源于六朝,而非宋词的起源是六朝。词实际上就是歌词,在其发展过程中,直到元明清之前,词都是跟乐曲是伴生关系。如果强行将宋词的起源比附到六朝,甚至更早的时期,那就是牵强附会。
我国例有“礼崩乐坏”的传统。尤其是在汉魏与隋唐时期中,又是一大转折、
宋王灼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碧鸡漫志》)
即“词”所依之声;其法原出龟兹人苏祗婆。自周武帝时,传入中国(详《隋书·音乐志》
很简单,汉魏时间的房中祠乐在隋唐时期就开始销声匿迹,而隋唐之后产生的宋词怎么可能是和《房中》旧曲有伴生关系呢?因此,宋词所依托的声乐系统,是隋唐时期产生的声乐体系,叫做《燕乐杂曲》
据崔令钦《教坊记》所载开元以来“燕乐杂曲”,至三百馀曲之多;唐宋人填词,即多用其中“曲调”。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序言中提到,隋开朝的时候,便由文帝设置了七部乐(《西凉伎》,二曰《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之后又增设了九部乐、十部乐,这些就统称为近代曲,也就是“今曲子”(词)的来源。
其次,宋词的长短句形式,也并非来源于六朝。早年间其实都是用诗入曲,但诗都是齐言的形式,而《燕乐》的节奏变化较多,所以总会有“有乐没词”的时候,早前这些地方是用和声(泛声)代替,但怕在流传过程中这些个和声的地方丢失了,就开始加实字,随即便演变了“长短句”这种形式。
“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朱子语类》百四十)
因此,宋词的“长短句”形式的由来就是通过在“燕乐”之中加实字而言,其起源也就是燕乐。
综上,宋词的渊源实际上就是在隋唐时代,不管是音乐性还是“长短句”的形式,都是跟着“燕乐”而一步步演变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