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小编 23 0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寻找真知派#

科索沃战争是爆发于20世纪末的一场典型的高科技战争,这场持续了近2个半月的战争完全由空中战役构成,没有发生任何地面上的直接接触,可以说这是第一场由空中战役决定胜负的战争。南斯拉夫联盟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地区性军事强国,拥有由苏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完备防空系统,可以说毫不夸张的说,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系统要远远强于当时的伊拉克,但是即便如此,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系统还是没能成功阻止住联军的空中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仅仅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南斯拉夫的防空系统便已经全部瘫痪,完全失去制空权。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以主动雷达为基础的南斯拉夫防空系统为何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战场环境。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联军进攻南斯拉夫联盟示意图

南斯拉夫联盟防空系统

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系统和当时大部分其他国家是一样的,那就是建立在以主动雷达为基础的防空系统,对空中目标的搜索和打击都必须也只能依靠地面雷达进行指引,在各型地面主动雷达的指引下,截击机和防空导弹才能精准的打击目标。南斯拉夫联盟主要的防空手段有歼击机、防空导弹系统和高射炮部队,其中歼击机拥有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完全可以媲美当时联军装备的主力战斗机机型,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米格-21战斗机。防空导弹系统主要是可机动的C-125和C-75防空导弹部队,前者的射高在80-12000米,射程4-15公里,主要用于对付中低空目标,后者的射高在500-2000米,射程45公里,主要用于对付中高空目标。至于高射炮部队,这些高射炮只能用于执行中低空的防空作战,由于没有现在这样的雷达指引系统,只靠目视进行瞄准的高射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尤其是对付那些飞行速度极快的导弹时。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C-75型防空系统

这套防空系统在对付侵入本国领空的有人驾驶飞机时是非常有效的,即便是联军的战术航空兵强行冲入南斯拉夫的上空也会遭遇惨重的损失。但是以地面主动雷达为基础的防空系统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存在低空盲区,难以应付超低空突袭,地面雷达几乎无法发现那些紧贴地面飞行的空中目标,尤其是巡航导弹。另外由于绝大部分的地面雷达都是固定的,因此其在生存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劣势,而且南斯拉夫联盟缺乏空中预警机等机动雷达系统,当战区雷达系统受到压制或摧毁时,不能迅速的为战区提供新的雷达指引支援。也就是说,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体系具备很强的中高空防空能力,但是在低空和超低空的防御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C-125型防空系统

联军的空中打击体系

联军在科索沃战争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尽管投入了传统意义上的空军和海军力量,但是决定性的因素仍旧是各种卫星组成空间系统,在这些基础上组建起来了一系列侦察-攻击作战系统,利用各种高精度武器实施一场无接触的超远程空中打击。简单的来说就是,由卫星等空间系统来当作所有武器的"眼睛",对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提供精确指引,而飞机、战舰本身的雷达和火控系统则一般不发挥作用,只是作为武器的载体。由于拥有大量的超远程巡航导弹,在最初的突袭中,联军所有武器都是在最大射程上发射的,飞机和战舰都处于南斯拉夫联盟的打击范围之外,从而保证了武器系统的绝对安全性。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隐形轰炸机突防

首先我们先着重介绍一下联军的空间体系,美国投入了50颗人造卫星组成了一个空间手段集群,保证在战区上空始终保持着8-12个空间装置在运行。如通过KH-11光学侦察卫星(美国)、太阳神-1A光学侦察卫星、"曲棍球"雷达侦察卫星从空间对战区进行不间断的侦察、指挥、通信和导航。联军空军和航母战斗群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南斯拉夫联盟防空系统的有效射程之外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导弹,之后返回基地或者航母重新装弹继续发起进攻。海基巡航导弹主要由各型水面舰艇舰艇执行,由于南斯拉夫的海军已经完全被压制,联军的水面舰艇可以行驶到靠近海岸线的海域实施导弹攻击,这些导弹在发射后全部由空间卫星系统实施指导,而无须原搭载平时进行指引。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美国航母战斗群

无论是空基还是海基的远程巡航导弹都是以超低空的姿态进入南斯拉夫的,加上南斯拉夫本身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南斯拉夫的地面雷达根本无法有效探测到这些巡航导弹,尤其是面对联军实施的多波次密集导弹突袭时,尽管南斯拉夫拥有相当数量的歼击机和防空导弹,但是由于雷达系统的缺陷而不能阻止联军的超低空导弹突袭。联军的首要目标就是指向南斯拉夫的防空系统,重点是那些雷达系统,初期使用了大量的反雷达导弹,只要南斯拉夫的雷达开机哪怕是短暂开机,只要释放了辐射电磁能都会立刻遭到反雷达导弹的攻击。只有在彻底摧毁和压制住南联盟的防空体系后,联军的战术航空兵才会飞到战区上空执行作战任务,在此之前,所有打击任务由远程巡航导弹实施战区外的无接触攻击。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美国海军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结果与影响

在联军这种全新的攻击模式下,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体系完全被联军摧毁或压制,在战役前三天南联盟70%的C-125和C-75防空导弹营陷入瘫痪,而那些升空的米格-29战斗机和米格-21战斗机则捕捉不到任何目标,其自身装备的雷达系统探测范围太窄,又得不到地面雷达的情报支援,成了所谓的"瞎子",被联军远距离发射的空空导弹所击落,超过86%的米格-29和35%的米格-21战斗机被摧毁。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南斯拉夫的高射炮部队,但是这些高射炮部队无法阻止密集的导弹突袭,仅能击落数量非常有限的导弹,联军并未将高射炮部队作为首要打击目标。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没有雷达指引目标,防空导弹显得无能为力

在持续78天的空中进攻作战过程中,联军作战航空兵出动了36000架次,使用了22000枚各式炸弹和导弹,其中70%以上是高精度武器。在这其中包括600枚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其中(海基500枚,空基100枚),一共击毁了450个固定目标和900多个移动目标。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体系未能完成保护国家领空的战争任务,导致国家的经济目标遭到重创,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科索沃战争表明,地面防空系统存在较大缺陷

南联盟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分析这场战争,南斯拉夫联盟的防空系统根本无法有效防御联军的超低空巡航导弹攻击,缺乏强有力的侦察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在超低空预警能力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些缺陷是地面主动雷达所无法克服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反制联军的超低空导弹突袭呢?只能是建立起像联军那样的空间侦察体系,拥有自己的侦察和指挥及通信卫星,同时要发展空中预警机,以便在地面雷达遭到摧毁或压制后,及时向战区投入新的机动雷达系统,保证防空系统的有效运作。即便如此,单纯的进行被动的防御仍旧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发展远程进攻力量,建立自己的远程打击系统,对敌人的空军基地、海军部队实施进攻,摧毁这些战区外的作战平台,而这就需要携带远程巡航导弹的远程轰炸机、远程地对地弹道导弹或者巡航导弹、远程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这些强大的武器系统显然超出了南斯拉夫联盟这样的中等国家的能力范围。

搜狐:科索沃战争 以空制地,靠空军打赢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为何打得窝囊?

「“战争之国”真相揭秘」4个孩子的科索沃战争“记忆”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齐音】科索沃战争是1999年发生在南联盟地区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持续时间并不长,但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当地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民用和军用设施进行了多轮轰炸。这场以“保护人权”之名发动的战争造成当地1800多人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其中包括大量儿童。2019年,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影像展,4名来自科索沃地区的年轻人通过视频向人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正处于科索沃战争的阴霾下。多名摄影师1999年拍下他们的照片,定格了这4个孩子的特殊童年。20年后,他们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岁的他被举过铁丝网

1999年的一天,刚刚2岁的阿吉姆·沙拉被亲人们举着,小小的身体横着穿过铁丝网的间隙。这一场景被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摄影记者卡罗尔·古兹捕捉到。第二年,凭借这张照片,卡罗尔·古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女性。

照片中,小男孩穿着蓝色衣服,脚上穿着毛线袜子。很明显,孩子对这种奇怪的状况有些害怕,眼睛瞪得大大的,全身紧绷。阿吉姆的父亲把他以俯卧的姿势从铁丝网中递出去,爷爷奶奶在对面接着。然而,过程并不太顺利,先是孩子的一只袜子被铁丝网勾住,然后在刚过一半的时候,因为紧张阿吉姆的右手又一把抓住了铁丝网,好在他抓的地方没有刺。最后,阿吉姆安全地被送过铁丝网,来到了爷爷奶奶的怀抱。

这张照片拍摄于阿尔巴尼亚的库克斯难民营。当时,为躲避战乱,小阿吉姆的全家都被迫背井离乡,离开科索沃普里兹伦市的家逃往库克斯难民营。因为到达时间不一样,后来者要等待营地安排好住宿的地方才能进入。思念孙子心切的爷爷奶奶已经有帐篷住,就迫不及待地从铁丝网缝隙中把孩子接过来。

长大后的阿吉姆对当时的情形其实没有多少记忆,他对那段历史和逃亡生涯的印象都来自家人的讲述。这张著名的照片展现了他们一家人团聚的场景。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一家人虽然经受了颠沛流离和分别之苦,最终都挨了过来。

她的妈妈边逃难边哺乳

贝萨的故事充满着辛酸,而且与阿吉姆一样,她的讲述内容也来自家人们对她的描述。因为当年的她只有6个月,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1999年春天,贝萨的妈妈谢里芙·露塔孤身一人带着孩子离开家乡伊瓦杰村逃往马其顿。贝萨的父亲因为参了军,并不在家。逃亡的路上,她们曾经被地方势力俘虏,关押一段时间后又被释放了。

在路上,因为天气寒冷贝萨还险些被冻死。一位好心的村民给贝萨裹上毯子,把她放在火炉边,顽强的小生命才缓了过来。当谢里芙·露塔重新抱起孩子的时候,贝萨大哭起来,这生命的哭声让难民们欢呼雀跃。

她们这一行逃难的人群大约有7000人,在穿越边境山区的时候,路透社摄影记者达米尔·萨戈利拍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

照片中,崎岖的山路上难民们排成纵队正在赶路,路边尚未融化的积雪显示了天气的寒冷,人们穿得也都比较厚实。镜头中,谢里芙·露塔穿着一件明显偏大的皮夹克,用白色围巾包着头,她一边赶路,一边敞着怀给白色毛毯包裹中的婴儿哺乳。妈妈的眼神中露着焦虑,但也有坚定,她必须保护好怀中的孩子。

这张照片后来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科索沃战争的经典标签之一。

父亲手中的照片

第三个故事的讲述者是两兄弟,杰霍纳和贝西姆。在科索沃战争照片中,他们俩的出镜比较特殊,他们的形象是“照片中的照片”。1999年,美国摄影师彼得·特恩利拍摄的一张照片登上了《新闻周刊》的封面。照片中,一位面容憔悴、满脸焦急的父亲手里举着两张小孩子的照片,向周围的人们打听着什么。这位父亲名叫穆斯塔法·夏贾,照片中的两个孩子正是他的儿子——杰霍纳和贝西姆。

时隔20年,兄弟俩向人们讲述了照片中父亲的经历。穆斯塔法·夏贾原本是一所学校的门卫,他们一家住在科索沃城市米特罗维察。1999年4月的一天,他下班回家还向家人嘱咐:“战争即将来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家人要待在一起,不分开。”然而,事与愿违,没过几天穆斯塔法就在一座汽车站被塞尔维亚的部队俘虏了。据称,穆斯塔法在监狱里还遭受了酷刑。照片中,他的脸庞有些发红,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那是因为在被释放前,他的脸上刚刚被看守泼了热水。穆斯塔法被释放后第一时间就找人打听孩子的下落,这一场景恰好被摄影师拍下。后来,穆斯塔法得以与家人重聚。摄影师也把这张照片冲洗出来,送给他们留念。

2019年威尼斯的这场影像展名叫《家庭相册》。不少观众在观看后不胜唏嘘,有人评论称,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种族冲突还是大国博弈带来的狂轰滥炸,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一个个平凡的家庭,战乱中的流离失所成为无数孩子一生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