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巴拉克与拜仁俱乐部的恩怨?

核桃 186 0

他当初要是选择曼联,一代球星可能就此陨落!

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克罗斯,还是11-12赛季欧冠那场著名的欧洲德比。当时的克罗斯还在拜仁踢前腰位置,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并不像大多数德国中场那样虽身体硬朗,对抗凶猛但技术粗糙。当时的克罗斯拥有西班牙球员的细腻脚法,长传调度方面更是指哪传哪。他在前腰的组织能力,一度将罗本和穆勒挤上了替补席。事实上,当初的克罗斯是被绝大多数的德国名宿看好的。海因克斯曾经称赞他是“德国最具天赋的中场球员”;赫内斯也曾说过:“我们不羡慕巴萨有哈维,因为我们有克罗斯。”那时的克罗斯,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克罗斯当时能在前场球员竞争激烈的拜仁获得一席之地,主要在于他出色的拿球能力和组织能力。克罗斯能够在对抗激烈的禁区前沿拿住球进行短传组织和长传调度,同时对于第二点的判断能力也是极佳,有了宽在前场的拿球和调度,拜仁的前场球员才能持续的组织起二次进攻并不断施压,而这一点,正是豪门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时的拜仁,历经点球大战后淘汰了穆里尼奥时期最强的皇马,只可惜最后的决赛在自己的主场输给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切尔西。赛后球迷黑起了克罗斯,原因是点球大战上克罗斯不愿去罚点球。然而下一年的12-13赛季欧冠,克罗斯不幸在对阵阿森纳的次回合受伤,导致了他错过拜仁余下的所有比赛,拜仁也在那个赛季如愿捧起三冠王。克罗斯在拜仁的欧冠道路一直不顺,在距离奖杯最近的时候离成功登顶只差了一步,之后又因为受伤错过了球队的辉煌时刻。

实际上,直到现在,我对某些拜仁球迷的言论依旧无法释怀。克罗斯不敢去踢点球是该批评,但在拜仁三冠王之后依然不断提及此事黑克罗斯就有些过分了。甚至还有在克罗斯受伤后拍手叫好的拜仁球迷。我实在是无法理解某些仁迷的逻辑,哪有自家队迷闲着没事干黑自家球队的球员,为自家球员的受伤拍手叫好的?12年欧冠决赛,正是克罗斯的助攻帮助穆勒首开记录;13年拜仁欧冠的晋级之路,也是克罗斯在客场面对阿森纳踢进了一粒关键的客场进球。热爱自家球队的球迷是不该忘却自家球队这些重要的瞬间。

在三冠王之后,拜仁高层就开始切割12年欧冠决赛的球员,克罗斯因为受伤被保留了下来。瓜迪奥拉入主后,开始将自己的传控理念移植在拜仁身上。中场方面,瓜迪奥拉弃用了偏向于防守工兵属性的哈维.马丁内斯,而是将右边后卫拉姆改造成了技术型后腰,克罗斯也是在那时位置后移,逐渐成为了组织型中场。但就最后所取得的结果来看,瓜迪奥拉的这次改造是失败的,不仅降低了拜仁的中场硬度,更重要的是拜仁的前场失去了一个能够拿球组织调度的球员。克罗斯位置后移后,罗贝里组合彻底陷入了单打独斗,各凿一边的局面。彼时前腰位置是穆勒,但当时穆勒最适合他的位置还是右边卫,原因在于当时的穆勒并不具备顶级的组织能力。他那时的踢法,更像是右边卫和影锋位置的切换,右边卫上穆勒精准的45°起球为曼朱基奇送上助攻,影锋位置上穆勒是优秀的机会主义者。但前腰位置上的穆勒,限制了穆勒在禁区内把握进球机会能力的同时也把穆勒组织调度的缺陷放大了。事实上,瓜迪奥拉在拜仁的第一年对于拜仁的改造难言成功,至少在欧冠上来说确实如此。蒂亚戈的长期伤退导致拜仁前场缺少一个能拿球盘活前场的球员,而瓜迪奥拉又没有第二个克罗斯去前场组织有效的二次进攻。中场瓜迪奥拉对于技术型球员的偏爱,使得拜仁中场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拦截和防守彻底丢失。那年的欧冠半决赛,拜仁也因此0:5惨负于皇马。

14年世界杯结束的夏天,克罗斯离开了拜仁,转投了皇马。当时的拜仁高层对于克罗斯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事实上,鲁梅尼格对于克罗斯一直都有迷一样的看法,在克罗斯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鲁梅尼格处处为难。当时克罗斯的薪水低于穆勒,里贝里,罗本,甚至是低于刚来拜仁的格策,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克罗斯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鲁梅尼格对于克罗斯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他始终没把克罗斯放在和穆勒,罗贝里组合等同的位置上,就薪水来看,克罗斯比以上三位都低,而且低不少。自14年手套门发生后,克罗斯离开拜仁已经是必然。但就后来的结果来看,拜仁放走了克罗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特别是瓜迪奥拉入驻拜仁的这三年。我一直认为,加盟皇马的克罗斯,是皇马之后能欧冠三连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正是克罗斯的到来,皇马的中场风格才逐渐改变,齐达内的战术也因此而灵活多变。

提到皇马中场的风格,就得从穆里尼奥时期的皇马开始说起。穆里尼奥本身喜欢防反体系,当初在国米他也凭借防反的战术体系成功赢得了欧冠。当时的皇马也继承了穆里尼奥的战术风格(一方面穆里尼奥是属于那种性格强硬,特点鲜明的主教练,他执教的球队都会带上属于穆里尼奥的烙印;另一方面当时巴萨的梦三太过强大,皇马曾经尝试过和梦三巴萨打对攻,结果输得很惨。)11-12赛季是穆里尼奥治下皇马表现最好的赛季,也是皇马中场风格最为鲜明的一个赛季。当时皇马的中场还是阿隆索搭档赫迪拉形成双后腰,厄齐尔踢前腰位。当时的皇马面对强队主要还是采取防反的战术,C罗和迪马利亚两路齐飞,中路则是靠厄的推进。其实就我个人的看法,阿隆索的长传调度能力在穆的战术体系里是被弱化的,当时的阿隆索很少拿球组织,少有的调度基本都是长传到边路寻找C罗和迪马利亚,依靠他们的个人能力完成快速推进。那时的皇马,面对强队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反击快而犀利。但防反战术具有一定的缺陷,最大的弱点便是一旦遇到摆大巴的球队,前场球员的速度优势便难以发挥。12-13赛季的皇马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也是穆里尼奥执教皇马的最后一年。

13-14赛季,安切洛蒂入驻皇马。皇马的阵型也由原来的改成了433。不过阿隆索在中场里依旧承担一个负责中场拦截和防守的角色,当时的中场迪马利亚和莫德里奇向前持球推进,前场C罗和贝尔两翼齐飞。可以说,克罗斯来到皇马之前,皇马的中场一直追求的推进的速度和反击的犀利。

克罗斯来之后,皇马的风格逐渐开始改变。彼时阿隆索远走拜仁,安切洛蒂选择文臣武用,用克罗斯和莫德里奇搭档双后腰,伊斯科和J罗在两侧搭档边卫,442的阵型便应运而生。可以说,14-15赛季的前半期安切洛蒂执教的皇马表现是出色的。但后半期安切洛蒂不擅于轮换球员的弱点和后腰位置上本就具有防守上的缺陷被放大,最终皇马赛季末崩盘,四大皆空的尴尬局面也让安切洛蒂黯然下课。

随后皇马进入了贝尼特斯时代,贝尼特斯时代的皇马难言成功,贝尼特斯对于更衣室的失控以及国家德比面对巴萨的惨败也让他在赛季中途就提前下课。但贝尼特斯却做对了一件无比重要的事,便是从当时的波尔图召回了卡塞米罗。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卡塞米罗的回归弥补了克罗斯防守方面的不足,从而彻底解放了克罗斯的进攻组织能力。

接下来便是皇马球迷都喜闻乐见的齐达内时期了。齐达内时期的皇马可以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皇马前场BBC,中场典礼组合赢得了皇马欧冠三连中的第一冠。而我着重想说的,是齐达内后半时期皇马夺得第二冠,第三冠时皇马中场所呈现出的战术风格。16-17赛季,是皇马欧冠三连里表现最好的一个赛季,同时也是皇马中场展现出齐达内战术风格最强的一个赛季。那时的皇马,克罗斯的位置已经是皇马左侧的组织型中场。克罗斯对于皇马中场风格的改变,起源于他稳定的传球成功率和对于球场空间极强的阅读能力和利用能力。皇马那时进攻主要在左路,C罗由于14年膝盖的大伤,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踢法,由原来的边路持球爆点渐渐成为了具有顶级无球跑动能力的前场自由人。而那时皇马左路的中轴线:C罗-克罗斯-马塞洛,克罗斯是那条中轴线的核心。当时的马塞洛会频繁前插和C罗在前场做进攻配合,而克罗斯则会在他们身后,像一台机密的发牌机器一样为他们提供稳定的传球。一旦对手的防守重心由于C罗和马塞洛的频繁冲击重心出现转移时,克罗斯会立刻斜向45°长传调度到防守弱侧,实现进攻空间的扩展和利用。C罗无球踢法制造的威胁恰好需要克罗斯球权的提供,可以说,C罗踢法的改变和克罗斯对于皇马中场风格的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克罗斯的到来使得皇马中场控制力加强,对于空间的利用更为显著。

在这里需要纠正许多团迷的一个误区,不少团迷认为当时皇马典礼中场的核心是莫德里奇。实际上,当时皇马的典礼中场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核心,或者说当时皇马典礼中场的运行,实际上是双核驱动,至少从赛后有关球权的统计来看,克罗斯和莫德里奇之间并未有太大的差别。而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这对双核,在齐达内的战术体系里都承担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重点介绍克罗斯。主要的根源在于齐达内对于伊斯科的运用时,莫德里奇和伊斯科的局部小球战术成为盘活前场球员的关键,但有时打法过于细腻,便会使得进攻空间的利用过于狭窄,所以齐达内有时会派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来拓宽皇马的进攻空间。这时克罗斯的技术特点便是皇马从小球到大球战术转变的关键,克罗斯顶级的长传调度能够充分利用球场的空间宽度,拉扯对方后防线的空挡,给C罗,本泽马等前场球员创造进攻的机会。

关于克罗斯的特点先说到这,毕竟宽的优点实在太多,类似定位球战术的重要性方面和精湛的远射能力就不多说了,毕竟细细夸来颇费精力。宽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其实还是集中在防守,持球推进方面,存在不足。

最后在纠正一下大多球迷的误区,就是宽的摆脱能力在大多球迷的印象里总是不够出色。实际上,宽的摆脱能力是被低估的,足球场上的摆脱并非只有莫德里奇,伊涅斯塔那样细腻的盘带过人。克罗斯的摆脱精彩之处在于自己极好的停球触感和对于步频的精准调整。克罗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招牌假动作。具体动作拆解就是在用脚引停球前,给对手一个要往停球脚打开身体的假动作,让对手去扑他停球脚的方向,在停球瞬间脚踝加一点力,把球往反方向停,把对手重心完全骗掉。类似的技术特点曾经看过相关大佬的分析,这个动作难点就在于,如果之前的假动作做的很浮夸的话,根本不会骗到对手,或者自己因为动作幅度过大也调整不好之后的步伐导致无法顺畅摆脱。而克罗斯的动作幅度,顺滑程度,总是轻描淡写的把对手抹过。

如今克罗斯加盟皇马已快7年,就现在克罗斯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当初加盟皇马是他球员生涯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我很庆幸他当初没有选择曼联,否则在英超的比赛环境和范加尔的战术体系下,一代中场大师可能就此陨落,你我恐怕也无缘看到克罗斯球场上精彩的表演。

(文章摘自原创微信公众号:倾听你的晨述。)

拜仁青训营出品的最成功的球员是哪位?

既然是“最”成功,那无疑是今年刚刚解甲归田的功勋队长——菲利普·拉姆。

但细数一下,近些年大概成名成角的几位:

拉姆:前德国、拜仁双料队长,除了欧洲杯其他荣誉都全了。拜仁俱乐部历史上唯一一位三冠王队长。世界第一边后卫,流传甚广的话我就不重复了。

小猪:施魏因施泰格也是根正苗红的拜仁青训,跟拉姆一样,是同一批。唯一不同是小猪一直有个闯天下的梦想,08年被当时女友萨拉拦住了,15年还是走了。个人以为14世界杯决赛是小猪的巅峰之战,血染疆场令人印象深刻。

穆勒:长相上被德国人笑为巴伐利亚农民,出生于离慕村市区40公里的威尔海姆,土生土长的青训,从小梦想效力拜仁,他也做到了。目前拜仁阵中的副队长,“即便卖安胖都不能卖”的球员,拜仁球迷心目中的精神图腾。

阿拉巴:来自奥地利,但在拜仁青训成长起来。一说起阿拉巴感觉在拜仁踢了得有十年了,但一看年龄,今年才25。曾经一度被称为世界第一左后卫,跟“亲爹”里贝里组成的左路走廊踏平欧洲。可惜近两年下滑得过于厉害...尤其是客串中卫时,发挥可以用灾难形容...

克罗斯: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现在已经不在拜仁阵中。克罗斯在很多拜仁球迷心目中被诟病、被讨厌,因为当初远走皇马时的一番“高一档”言论。但我个人对克罗斯很喜欢,特别喜欢,球风稳健,越来越沉稳大气,说他是现在皇马阵中的哈维一点不为过。早年被称为东德最后一位足球巨星,出道汉莎罗斯托克,为了足球梦想16岁来到拜仁青训,也算拜仁青训出品。恩师海因克斯,至今对海帅毕恭毕敬。不管是在拜仁,还是09年外租药厂,他的成长海帅功不可没。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很多人、甚至为数不少的仁迷认为他是为了钱、为了“高一档”才远走马德里,其实非也。稍加留意就知道,克罗斯的离开完全是与高层续约谈判的破裂,涨薪不成反被“羞辱”,不走等于自己打自己脸,换句话说,即便不去皇马,也绝不会留在拜仁了。而且当时的拜仁主帅瓜迪奥拉对克罗斯甚是喜爱,当初加盟拜仁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能卖克罗斯,而鲁梅尼格逼走克罗斯的举动在当时让瓜迪奥拉直接炸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克罗斯当机立断的明智,客观讲,16年17年连续两次捧杯欧冠,皇马在成绩上是高于拜仁的。虽然自己身为仁迷也觉得上赛季皇马淘汰拜仁有考绍伊帮忙,但多年之后,无人记住考绍伊的偏哨,而为世人记住的,只有皇马前无古人的欧冠改制后的成功卫冕。

再多说一句,做为仁迷,感觉最近几年高层的两大败笔:放走克罗斯、6千万嫌贵没买德布劳内。假若这两人、甚至当初瓜要买的萨内都在阵中了,皇马的11、12冠到底是谁的,那真得打个问号了。

德国中场克罗斯宣布退出国家队,如何评价他在德国队的时光?

一个生逢其时的球员!

作为第一个出生于统一后的德国国家队队员,少年成名的克罗斯赶上了德国足球转型后的高峰期。

那时,比赛风格轻盈的克罗斯在德国队中如鱼得水。脚法秀丽的克罗斯在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赫迪拉等队友的强力拱卫下迅速崛起,在人才济济的德国队中牢牢占据了中场主力的位置。作为球队节拍器,克罗斯调度有方,举重若轻,常有神来之笔。年登顶世界之巅更是居功至伟!

世界杯后,具有铁血精神的几名老将逐渐淡出德国队。克罗斯成为中场一哥。技术能力无可挑剔的他精神属性稍显不足,德国队每况愈下,克罗斯难逃责任。

克罗斯从来不是一个愿意出头的球员。他既可以成为奥维拉特,又可能成为内策尔。这取决于教练对他的使用方式。在这方面,海因克斯和安切洛蒂是成功的,勒夫则未能善始善终。

不论如何,克罗斯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了。

怎样看待巴拉克与拜仁俱乐部的恩怨?

拜仁球迷应该不喜欢巴拉克为多,比如我,我98年成为拜仁球迷,世纪之交的拜仁实力非常强,但是01年后拜仁就急速老化下滑,巴拉克三亚后来拜仁是很正常,毕竟是德国当时最好的中场,拜仁用签字费逼迫药厂低价放人。巴拉克在拜仁表现勉强够得上中场核心

拜仁球迷最不能忍受的是欺骗而不是没留下转会费,也许那个时候建安联欠了很多钱,但是拜仁在那个时候不会为钱放核心。巴拉克消费球迷,屡次说会续约,最终爽约导致拜仁没足够时间物色接班人,卡里米这些人完全不堪重用。最终勉强从巴萨人情价引入了伞队,我相信大部分拜仁球迷更喜欢伞队,伞队从拜仁最低谷加入到后面与范加尔闹翻走人,见证了拜仁的复兴。

巴拉克药厂时期没拿过冠军,拜仁时期是拜仁的低谷,去了切尔西也没拿到欧冠,这是命。如果没有齐达内的天外飞仙,也许他早就拿了一个欧冠。

和克罗斯一样他是东德人,在拜仁是不会受待见的。和根正苗红的小猪拉姆穆勒完全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