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梅西
中午醒来,感觉脚踝有点酸痛,应该是看阿根廷队的比赛时过于紧张了,一到阿根廷球员拿球,自己也下意识地紧绷右脚,恨不得能遥遥帮上一把。
比赛过程一度让人绝望,墨西哥队的砍人战术让梅西和他的队友们无所适从。当梅西在第64分钟终于取得进球时,教练席上的艾马尔竟然瞬间掩面而泣。阿根廷人对足球的痴迷、对胜利的渴望,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情感之一。
中国球迷尤其钟情阿根廷队,几十年如一日。其实自1986年捧得世界杯后,阿根廷队这么多年来一直扮演着足坛的悲情角色,喜欢阿根廷足球,就是天然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求而不得”的尴尬境地,吃力不讨好。但阿根廷的球员就是有一种魔力,马拉多纳、卡尼吉亚、巴蒂斯图塔、梅西……他们不仅球技高超,独特的个性魅力更是让人着迷。
先是老马的桀骜不驯让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们感受到一种冲破世俗的束缚,敢作敢为、快意人生;“风之子”卡尼吉亚和“战神”巴蒂,用他们飘逸的长发、坚毅的眼神完美寄托了我们对成熟男人的想象;进入21世纪,我们看到一个名叫梅西的男孩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世界足坛的巨星,不断诠释什么叫做人性的美好:谦虚、纯粹、诚实、忠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绝代双骄”中有很多人更欣赏C罗霸道总裁的气质。各花入各眼,这没什么。但有一个人,可谓阅尽人间繁华站到了世界的巅峰,却能始终坚守本心。这样的人难道不更值得我们珍惜吗?是的,他就是梅西。2017年,30岁的梅西在迎娶青梅竹马的女友安东内拉时说:“我拿过很多冠军,但所有的荣誉都比不过我终于娶到了喜欢了21年的女友。”
要说阿根廷队不过是赢了一场小组赛,刚从悬崖边收回了一只脚,但全世界都在为梅西高兴,我相信很多人并不只为了多看几场他在世界杯上的表演,而是希望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还以他最大的善意,愿你历尽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另外再说点题外话,很多人将法国队2比0战胜丹麦的比赛中独中两球的法国前锋姆巴佩和梅西相比较,认为23岁的姆巴佩已经在能力上超过了梅西和C罗,成为当今足坛第一人。这点实在不敢苟同。衡量一名球员的能力高低,不能仅凭在国家队进了几个球,这受到太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例如挪威前锋哈罗德,他的进球能力丝毫不亚于姆巴佩,甚至还更年轻,只是因为挪威队没有参加世界杯,球队整体水平更是无法和法国队相比,让他无法在这个最大的舞台上和姆巴佩竞争。
法国队与丹麦队的比赛,最佳球员由司职中场的格列兹曼获得,说明从专业眼光看,这场比赛他才是法国队最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放在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梅西、内马尔、姆巴佩三巨头,究竟谁对球队的贡献最大,也是个无法定论的问题。
姆巴佩前途无可限量,这点不容置疑。但没必要用他来否认前辈们的成就,在23岁时,梅西和C罗在足坛获得的地位和影响力,肯定比姆巴佩更大。姆巴佩最强的是速度和抢点意识,对队友的传球有很大的依赖性。最重要的是,法国小子壮志凌云,但众星捧月下也暴露了过于张狂的一面,希望这点不会给他的成长之路带来太多麻烦。
要想成为梅西和C罗一般的存在,姆巴佩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完善自己。中国球迷讲起姆巴佩有个梗:姆总真的是要速度有速度,要颜值有速度,要情商有速度,要人品有速度的男人。如果他能看到这个评价,作何想呢?
(长江日报记者傅岳强)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世界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阿根廷足球队?
#足球话题发明家#
少年时,有一种英雄情结,总觉得,世界是被英雄改变的。英雄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天改命,甚至拯救地球。那时崇拜的英雄,在历史中,可能是卫青、霍去病,是飞将军李广;在评书里,是单骑救主的赵子龙;在大礼堂内,是老山前线回来作报告的战士;在动画片中,是人间大炮发射出的克塞;在绿茵场上,是马拉多纳。
只有马拉多纳,眼看他跑得踉踉跄跄,眼看他摔得满地打滚,却能在几个人的围追堵截下,杀出一条血路;能在全队被压着打的情况下突然传出致胜球,将对手一剑封喉。
因为马拉多纳,开始喜欢阿根廷队。那时,尽管他已不再是巅峰时期,但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上,依然无人能敌。第一场对阵希腊,就用黄金左脚轰入一球。唯一能打败他的,是他自己。因为服用禁药,马拉多纳在那届世界杯中被禁赛,成为爆炸性新闻。那一年,马拉多纳三十四岁,比今年的梅西小一岁;比今年的C罗小三岁。
那一年,我上高二,第一次看世界杯,看着缺少了马拉多纳的阿根廷突然间判若两队,第一次意识到:英雄或许比普通人更脆弱。
到了1998年法国世界杯,我就来济南读书了。那届阿根廷队兵强马壮:巅峰状态的“小毛驴”奥特加,尽管在灵性上不能和马拉多纳相比,但依然是天才中场,再加上前有“战神”巴蒂,后有西蒙尼,踢出了诸多让人难忘的比赛,淘汰了拥有贝克汉姆和欧文的英格兰,最终被荷兰挡在四强之外。
那场比赛阿根廷输得不冤。博格坎普的一个进球再加一个助攻,都那么不可思议。
阿根廷队犯得最大的错误,是奥特加被红牌罚下,因为想骗点球不成,在荷兰门将范德萨的挑衅下,一头将其撞倒。
那支阿根廷队,像极了我们容易冲动的青春。年轻的身体里,藏着不安的心和不羁的灵魂,保持个性比一切都重要。当时的阿根廷主教练要求所有球员必须剪去长发,于是,坚持要留长发雷东多和卡尼吉亚落选,否则,阿根廷队或许还能走得更远。
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我已经工作了。第一次可以在自己租的房子里看球,而且不用熬夜。不过,那一届我最关注的当然是中国队,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阿根廷被淘汰那一场,巴蒂参加过三届世界杯,两届都上演过帽子戏法,在世界杯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那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场平了瑞典,共积4分被淘汰。
当时,巴蒂哭得很伤心,和今年踢完摩洛哥之后的C罗一样掩面而泣,留给我们一个悲伤的身影。
央视当时在转播时,用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歌,那群长发飘飘的男子,是世界杯上最具文艺气质的球队,一个个才华横溢,又总是遭遇悲情,阿根廷这个国家似乎也很让人神往,那里有潘帕斯草原;有伊瓜苏大瀑布;有独特的探戈;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有博尔赫斯的诗歌:“我的祖国是吉他的搏动,几帧照片和一把旧剑。”
对二十来岁的我来说,阿根廷的魅力不可阻挡。
2006年德国世界杯,我在报社工作,负责每天两个版面的世界杯特刊。为了方便看球,单位在金马酒店包了一个套间,让我每天晚上请几名嘉宾过去,边看边聊,整理成文字发稿,除此之外,每天写一篇关于世界杯的专栏文章。
那届世界杯开战前半个月,我就买了一套阿根廷队的9号球衣。当时的阿根廷9号是克雷斯波,我买球衣时,还考虑他是否能打主力,结果,克雷斯波不但首发,还进了第一个球。于是,那些天,我穿着阿根廷9号球衣上班,一路上的电线杆子都感觉变成了角球杆,所有的路人都是随时准备欢呼的球迷。直到一名送水的小伙子穿着10号里克尔梅的球衣,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擦过,才缓过神来。
这些回忆来自于当时的专栏,我没少写了“个子不高但是会飞”的阿根廷队。直到点球大战输给了德国,我忍不住感慨:“在足球越来越讲究实用的年代,阿根廷人不得不扮演牺牲品的角色。”
不光是足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讲究实用了。我真正明白,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人们更在意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就像经过二十四次传球后射门得分的阿根廷创造了世界杯纪录,但和角球直接冲顶得分是一个结果。并且,一旦传球中间出了差池,还会被诟病节奏慢、攻击能力弱。
于是,从那届世界杯之后,就再没有了里克尔梅那样古典足球大师。
好在梅西横空出世。1米69的梅西,在那届世界杯上尽管替补出场,也发挥出了高水准。
那一年他十八岁,四年之后的南非世界杯,二十二岁的梅西成为了阿根廷队史上最年轻的队长。
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主教练,那个激情四射的马拉多纳又回来了,只是,作为教练的马拉多纳,就像一个不会开车的人,突然拿到了一把保时捷的钥匙。
小组赛中,阿根廷队三战全胜,打进7球只失1球,八分之一决赛,又3比1轻取墨西哥,展现了令人叹服的攻击力。但当面对德国战车时,防守上漏洞大开,被德国队狂灌了四个球,要知道,阿根廷上次在世界杯如此惨败,要追溯到1974年。
不知道老马后来是否后悔,一口气带了六名前锋,却没有带防守型队员萨内蒂、坎比亚索,他们是当时国际米兰的绝对主力。
那届世界杯,报社依然有每天两个版的特刊,酒店改为了玉泉森信,我经常看一夜球,起来就去旁边的小区里吃油泼面。当时我每个月都要去北京录《百家讲坛》,感觉光武帝刘秀也像一支球队,原本不被看好,却在乱战之中成了最终的王者,必须先重视防守,阿根廷队仿佛他的大哥刘縯,只会一味猛攻,结果反遭屠戮。
2014年巴西世界杯,阿根廷也遇到了德国,是在最后的决赛,那也是这些年来,阿根廷离冠军最近的一次。
那届的阿根廷队,除了梅西之外,并没有特别多的大牌球星,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用央视解说员贺伟的话:“他们厌烦了红颜薄命的这种故事,开始回归铁血精神。他们明白艰难的生活并不浪漫,踏实的活着才是最高明的艺术。他们已经放弃了华而不实,对自己完成了革命。要知道对讲求完美的阿根廷人来讲,这样的革命是多么的痛苦。”
贺伟对阿根廷的理解,精准而又充满诗意,加时赛败给德国时,他说:“他们自己的面孔都已经印在了杯身上,呼吸甚至都触摸到了杯座,但是却只差一步,探戈舞曲当中与生俱来的悲情气质和阿根廷的气质真是有些暗合,挥之不去就像宿命一样,不过阿根廷人永远是无休止的朝着心中所爱前进,不断地自我革新,以求更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本身就很让人着迷不是吗?相信很多的阿根廷球迷在这一点上和他们的球队一样无怨无悔。你爱上一件事物当然不是爱他的成败,你爱的就是他的气质,对不对?祝贺德国人,我们也要为阿根廷人鼓掌。任何敢于放弃自我,不断革新,为心中的目标,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人都值得尊敬。”
那时,我的生活也刚刚发生改变,离开了供职十年的报社,开始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尽管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如何,但不希望一再重复自己。
2018年,我四十岁了。那一年,曾经被认为应该是梅西的最后一届世界杯,阿根廷队的表现很一般,几乎所有的球都传给梅西,但梅西越来越像他的谐音梗“没戏”,小组勉强出现后,3比4败给了后来的冠军法国队。
那届世界杯期间,我经常在出差的路上,很多场比赛未能看全。有两个场景印象深刻,一是在陕西留坝县的广场上,吃着烤鱼看球;还有就是在泺水居,当时和山东体育休闲广播总监郑晋一起做了档评球的节目,有一场我建议边喝啤酒边录,最后再剪辑,结果由于开赛较晚,我们又去早了,吃着小龙虾就喝多了,正式比赛时录出来的节目,舌头都大了。
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对不住郑晋老师,有次,说好了各自看完球,电话连线录节目,结果我看着球睡着了,手机也静了音,等醒来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郑晋老师只好自己录了一期,说实话,比我们俩一块聊得好。
世界杯恍若年轮,总感觉相隔越来越短,是因为时间流逝的速度越来越快。今年世界杯,我原本不想写什么,但看到阿根廷队进了四强,实在是不容易。如果梅西能带领阿根廷队在卡塔尔夺冠,自然最好,如果夺不了冠,也无妨。人生总有遗憾,哪怕是梅西,也很难一点不留。
用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一句诗,祝福这支我会一直喜欢的球队:
一年年过去,我最先看见的是微笑
那也是最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