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是否曾毁灭过地球居民的家园?
其实小行星(流星)每天都在光临地球,只是它的质量还没有对地球生命构成威胁。若谈及毁灭地球家园,那么小行星的质量得足够大…
我们近代没有过大质量的行星撞地球,所有对小行星撞地球并造成毁灭打击的事件,都是发生在人类不存在时期,比如脍炙人口的恐龙灭绝说里,就有一条非常使人信服的说法,那就是天体撞击说。
不排除历史上曾发生过超大体积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家园毁灭事件!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类思维还停留在神话中,也许发生撞击事件被记录在神话传说中。
不提古代,近代曾有过一次(1912年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涉及领域太广、太繁琐,具体我不在这叙述,题主想知道就去搜索了解一下。
科幻灾难电影告诉我们,如果小行星灾难从天而降,将会导致人类永远无法从中恢复过来的彻底毁灭。现在,大家大可以放心了,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一直在寻找着危险的太空岩石,然而这些对于古代人类却是一种奢望。
几千年前,一群特别不幸的游牧祖先就目睹过他们的家园和生活被一颗小行星的碎片摧毁的场景。
这一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叙利亚,地点是Abu Hureyra。现在,它已经位于湖底,但数千年前,这里曾是一群定居者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生活、耕种、养活自己,度过了一段似乎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直到一个宇宙入侵者把他们拥有的这一切都搞砸。
研究人员在研究从遗址中发现的一些人工制品时发现了在高强度撞击中产生的玻璃碎片。这种玻璃不同于用当时的技术创造出来的任何东西,它是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形成的,比如像火山爆发等。简单地说,唯一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物体以极高的速度撞击聚落时形成的玻璃。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James Kennett教授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他指出:“这样的高温会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让一辆汽车完全融化。我们的新发现提供了证明极高温度只可能跟宇宙撞击有关的更有力证据。”
Kennett解释称:“在正常温度下,这种关键材料极其罕见,但在撞击事件中却非常常见。这种玻璃被认为是‘在瞬间融化和区域生物量蒸发、土壤和漫滩沉积然后瞬间冷却’而成。
研究人员认为,根据撞击的时间,该撞击跟一个更大的小行星撞击有关,后者在地球上留下了巨大的撞击痕迹。在欧洲部分地区、中东和美洲的撞击地点也发现了类似的玻璃。这一大规模的事件被认为是导致地球迅速变冷并最终导致许多物种灭绝的原因。
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部分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 至今都有许多说法[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探索恐龙时代陨石撞击之地,一颗陨石真的能使恐龙灭绝吗?
这还是幸运的恐龙承受的只是一颗来自木星引力场抛出的小行星!初速撞击地球才可怜巴巴的8到12万公里每小时!如果遇上一颗被银河系中心黑洞致命抛出的星体地球就彻底玩完了!每秒5000公里的撞击力度或许能将整颗地球干掉并成为太阳系第二个小行星带!生命从此总结在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面!
关于小行星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并不是科学家随便臆测出来的。它经过了观察、分析、提出理论、求证……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才最终被科学界所接受。早在19世纪,人们就从古生物化石中发现了恐龙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实,当时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达尔文)认为,这是因为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导致的。在随后的10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很多假设,因为事件发生的年代久远,这些理论都很难被证伪,但它们也缺乏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因此不被科学界认可。
这个悬案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的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变了这个局面。沃尔特当时并没有研究恐龙,他的研究方向是当时非常热门的“地磁逆转”,研究对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过程中,沃尔特意外的发现白垩纪末期的石灰岩里的有孔虫门化石出现异常。这个有孔虫门化石是什么呢?这里简单讲一下,孔虫门生物是一种原生生物,因为它们的繁殖力以及适应力极强,所以它们广泛存在于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死去的孔虫门生物的尸体会不断的沉入海底,并在沉积物中形成化石。由于它们数量众多又分布其广,科学家常利用它们来测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沃尔特发现,在恐龙灭绝的时间点,石灰岩里孔虫门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认为这绝对不是巧合,他马上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他的爸爸--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两人的共同研究下,他们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白垩纪末期的石灰岩里的重元素“铱”的含量远远超出平均值。
“铱”这种元素在地壳层是极为稀少的,它主要来自于被地球捕获的小天体,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与恐龙基本无关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时期消失,再加上来自地外小天体的铱元素含量“爆表”,这意味着什么呢?于是沃尔特父子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恐龙灭绝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理论。
该理论问世后马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然而它在古生物界却并没有得到认可,遭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质疑。当时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沃尔特身为古生物学的门外汉,根本就不了解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仅仅凭一些貌似很高科技的仪器,就做出如此狂妄的断言,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科学家是一群有趣的人,你只要提出一个理论,不管在主观上认不认可,总会有一些科学家会去验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出了沃尔特的正确性,比如说在美国蒙大拿洲东部的岩石中,发现了一层白垩纪末期的冲击石英(冲击石英只可以形成于陨石撞击或者核爆),又比如说在美国德克萨斯洲南部,发现了同一时期的因超强海啸造成的沙岩。
研究人员根据越来越多的线索,终于在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找到了关键证据--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在此之前,这个陨石坑被认为是海底火山口。通过一系列的繁琐又严谨的科学分析(此处略去2万字),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所呈现的各种数据都与沃尔特的预测完全一致,至此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约180公里,而根据计算,砸出这个陨石坑的小行星直径约为10公里,这些数据看上去好像很大,但与整个地球相比,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这么小的一颗小行星,怎么就能将恐龙灭绝了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首当其冲的是直接的撞击,巨大的爆炸使距离爆炸点较近的地方瞬间变为焦土。然而这只是开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撞击点的地表以及小行星本身炸得粉身碎骨,生成大量的碎片和尘埃。小行星于地表撞击释放出的能量相当的大,至少为广岛原子弹威力的100亿倍。
在如此大的能量下,这些碎片和尘埃会高速的在大气层里扩散,它们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并产生很高的热量,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可以说整个地球快速的进入了烧烤模式,很多生物都被烤死了。紧接着的就是超大的海啸,不过对于整个恐龙群体来讲,海啸只能杀伤沿海地区的恐龙,威力并不算大。
由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尘埃在大气层中久久不散,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它们挡住了阳光。由于得不到阳光的加温,地球变成了一个黑暗冰冷的世界,很多生物没能熬过去这一关,又被冻死了一大波。但尘埃终究是会落地的,随着空气中尘埃的沉降,地表又迎来了阳光,而随之而来的又是新的一轮折磨。
曾经熊熊燃烧的森林大火,使得大气层里的氧气含量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产生的温室效应,又让地球的气温升高了不少,在接下来的上千年里,地球的气温都居高不下。于是,又有很多生物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灭绝了。
地球上曾经的霸主,就是在这一波接一波的折磨中惨遭灭绝。当然,也可以说它们并没有灭绝,因为大家都说鸟是恐龙的后代嘛。
回答完毕,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